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67|回复: 0

[诗病医案] 诗病医案4:七律· 妇女节(作者:黄成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病医案4:七律· 妇女节(作者:黄成林)

病症:语言意境

1、七律· 妇女节
文/黄成林
春暖风和现彩霞,祥云紫气罩无涯。
夭桃浓抹迎佳节,玉李轻妆衬绿纱。
天上娇娥争靓丽,人间淑女竞容华。
英姿飒爽群芳荟,巾帼犹如闭月花。
改:
春暖风和现彩霞,祥云紫气罩无涯。
桃红浓抹迎佳节,李白轻妆衬绿纱。
北去汉庭惊落雁,长居大漠动胡笳。
英姿何让须眉后,灭疫今看燕尾花。

首联未动,颔联小动。原对仗:夭桃浓抹/玉李轻妆。现对仗:桃红浓抹/李白轻妆,下句是改动了。
颈联改动大:
原稿:天上娇娥争靓丽,人间淑女竞容华。
改稿:北去汉庭惊落雁,长居大漠动胡笳。

颈联作为转折功能,起兴为主,或人或事。在人事中暗喻,增加力量感,论叙是远大景,论议是跨越架空,原稿天上人间,太熟。娇娥淑女太近,熟了油,近了堆,都不是格律套路的。所以作大改动。颈联这里应题,应题就是呼应主题,在这里体现中心旨意来。原稿用词白,自然句意也普通,整个意蕴也就浅,内涵少。改稿运用了化典入诗,化典就是将典故(成语、故事)等放进来,给作品增加厚度。两句影射了两个典故,上句写的是王昭君,下句是蔡文姬。两个都是历史人物,知名是其一,在当时还是有巨大影响力的。颈联人事起兴,是给尾联递话头的,所以也是伏笔所在。

尾联改动也大:
原稿:英姿飒爽群芳荟,巾帼犹如闭月花。
改稿:英姿何让须眉后,灭疫今看燕尾花。

看似变动不大,实则意味颇远。上句,说了英姿,就不要飒爽了,要飒爽,就不要再提英姿,因为这四个字太熟,熟词咱们最好点到为止,留点余地给读者,让他自动接茬来。飒爽不要,换成虚词,这句里两个名字作为比衬,英姿与须眉,中间用虚词‘何让’衔接,再以‘后’形容定位。前面英姿已经说到位了,中间虚词来润滑,整个句子意在安排诗理,也是给收尾买下一个伏笔。什么伏笔呢?题目妇女节,这里是明确有所指,燕尾花,代指护士。特指女护士。因为她们戴着燕尾帽,所以如此称谓。而灭疫,正是这场旷日持久全民攻坚战里,她们是最为勇敢和醒目的一群,令人感动,也令人心疼,所以讴歌这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至此,尾联完毕,作品收结,作品的中心旨意也就逐一归位了。

2、2、七律· 春分随吟
文/和风细雨
一稿
柳丝拖缕舞清风,紫燕欢歌越碧空。
朵朵桃花千百媚,翩翩蜂蝶往来匆。
舒眉畅览春如梦,提笔沉吟路似弓。
劲草葳蕤珍暖季,少年勤勉自惊鸿。

二稿
柳丝拖缕舞清风,紫燕欢歌越碧空。
朵朵桃花枝上俏,翩翩彩蝶蕊中匆。
舒眉畅览春牵梦,运笔沉吟路逐弓。
劲草葳蕤欣暖季,少年勤勉自惊鸿。

一稿中心立意明确,遣词尚可琢磨。
二稿后两对原版起兴抒发,是介于前两对的描景,但是颔联的蕊中匆,能懂含义,读着却不顺,有生造的晦涩感,然后想找韵字替换,发现实在不好组词,一东的韵窄,字不多,写成七律要5个韵字。所以想试试换韵部,把颈联的设计改一改,因为颔联到颈联感觉硬,舒眉春梦连着,下句运笔一下跨出去,路逐弓,这里不但词语晦涩不通,跟前面含义也不搭,所以改成这样的设计。

春分,是春天的一半,属于春色正好的时候,舒眉展,下句蹇运,是指逆境,这一年的开头没开好,一场疫情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和辛勤,想挣钱的挣不到,吃着老本,心里惶惶,满腹惆怅,所以很失意,伤感,又无可奈何。

病树前头是名句,刘禹锡的七律诗,借来剥皮一用,原句,病树前头万木春,也相当于借典。刘禹锡进士及第,做了京官。后来遭贬,熬了十多年,刘禹锡应召回京,路过扬州遇到了同样也是应召回京的白居易,宴席上白居易为刘禹锡写了一首诗: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为答谢白居易,刘禹锡回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看两首诗,有愤懑感慨,也有劝告安慰。这里沉舟侧畔千帆过,说的是沉船的旁边,还有很多船只继续在航行,开过。病死掉的树木,前头,还有更多的数目欣欣向荣,一派春色。

改:
柳青垂缕舞清扬,紫燕斜飞返故庄。
灼灼桃衣生俏丽,翩翩蛱蝶裹绒黄。
春分和煦舒眉展,蹇运回环失意伤。
病树前头欣暖季,须从勤勉解围方。

这里尾联借来‘病树’也是比喻疫情叫我们关在家里,丢了很多快乐的生活,但相信会好的,解围指日可待。


3、七绝· 上巳抒怀
文/小凉
紫燕啄泥杏花溪,杨柳轻柔翠叶齐。
千古遗风何处去,春光依旧满芳堤。
改:
啄泥玄鸟杏花溪,斜径莺声柳浪低。
遗俗春山人有约,晴光淡荡过芳堤。

这首起句有个涉嫌出律的问题,但由于存在古音仄声,也就算合律,实际燕的多音,在这里作为鸟类,是仄声的,只有地名时才是平声。因此改稿避开这个问题,以平起倒换词语的处理,后面杏花溪保留,句意能顺,又不犯嫌疑。玄鸟,燕子别称。

承句:杨柳轻柔翠叶齐。斜径莺声柳浪低。一原一改,大致含义同,遣词和意境却发生了变化。都提到了柳,原稿杨柳,改稿省事,就一个柳。这叫挑重点省略法。原稿用轻柔形容杨柳,改稿又偷懒省略了,懒得说轻柔,其实是说了多余,不说,读者也知道柳的样子,细细的,软软的,风一吹就晃来晃去的。这又是省略法,省出来的位置说什么呢?说实物的物象啊,这就叫堆厚诗意。所以安排了斜径,描写环境。莺声,是对应起句燕子,都是鸟,但出场方式却不同,燕子在啄泥,莺是只闻其声不见其鸟的,以声音体现,接着柳出场了,是一片柳。杭州十景里有一个景点,叫柳浪闻莺,这里提柳浪,读者自然就可以想到景点那种美轮美奂的画面了,结尾安排一个形容词,低。

转句:千古遗风何处去,遗俗春山人有约,两个版本说事,以事为兴发,都有个遗字,遗风,遗俗,用意相同,说明构思方向和角度也相同,但是表述却不同,自然遣词厚度也就差别了。遗风,里面包含了千古的意思,所以两个词提一个就好,别都说,都说那就是打油的表达方式。空出来的指标干嘛?继续安排物象啊,在哪里举行习俗的仪式?写地点。春山,春天的山野。上巳节,又叫女儿节,古时的仪式很繁琐,也很郑重的。踏青、赏花、对歌、祓除畔浴等等。何处去,就不借问了,干脆安排有约。

合句:春光依旧满芳堤。晴光淡荡过芳堤。变动小,春光白,晴光雅。依旧白,淡荡雅。满,这个字少用,所以改为过。区别在何处呢?满属于定义,某个程度如何如何了,满满当当的,肯定了这个样子。过,不作肯定,只是一个讲述的动词,不动声色的描绘叙述,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程度:满了没。所以格律的措辞,就是努力的端架子,让优雅得一塌糊涂去。

4、七绝· 清明(新韵)
文小凉
清明漫步古城边,独坐凉亭享静闲。
戏水春风知我意,勒令翠柳舞台前。
改平水:
平明缭绕古城烟,斜径风摇小朵鲜。
几处人来先祖悼,梨花傍柳洒台前。

起句:
清明漫步古城边,
平明缭绕古城烟,
起句微调,清明明犯,平明看似半避,实则词义大改。

承句:
独坐凉亭享静闲。
斜径风摇小朵鲜。
变动大,是源于词语熟溜的缘故。打磨措辞,一去油,二增香。

转句:
戏水春风知我意,
几处人来先祖悼,
原稿转合有诗理的设计,但表述不够雅致。

合句:
勒令翠柳舞台前。
梨花傍柳洒台前。
转句一改,合句跟着变动。呼应诗题以描绘来体现,在郊外,看到有人在扫墓,那场景,梨花纷落中,仿佛旁观者也被带入伤感的情绪中。新韵,能不用最好,因为韵宽,约束也就松。平水除了韵窄,还有入声字这一块,用熟练了,是一大福利。

5、七绝· 清明遣愁
文/小凉
春雨无声洗落英,芳堤桃柳叶初成。
自知身远归不得,又近清明思绪生。
改:
春雨横斜洗落英,平湖一望锁烟轻。
情知身远归不得,手捻花枝向故城。

起句:
春雨无声洗落英,
春雨横斜洗落英,
细微变动,无声是形容声音,横斜是两种状态,诗意就厚点。

承句:
芳堤桃柳叶初成。
平湖一望锁烟轻。
近景改远景。

转句:
自知身远归不得,
情知身远归不得,
一字之差。

合句:
又近清明思绪生。
手捻花枝向故城。
词语变动大,诗意基本维持。
2022.10.17

6、七绝· 节近清明有感
文/梁荣雄(广东)
雨毛乡思两绵绵,微信几多寒食篇。
忽忆去年高速路,万车缓缓到天边。
改:
雨毛乡思两绵绵,微信几多祭悼篇。
忽忆客年高速路,万车缓缓到天边。

这首起词语大致保留。

承句:
微信几多寒食篇。
微信几多祭悼篇。
这里改了两字,是关键的一个民俗点。寒食跟清明往往都在相近的时间段,他们也有具有祭奠这个习俗和仪式,但两者是完全不同意义的节日。清明祭祖扫墓,可以不用非要在清明当天进行,往往是前后,所以前后几日都是常态的。但是寒食只有一天,多数时候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因此清明的祭祀活动可前可后可当天,却不能在寒食这一天,就为了避免混淆。也正因为如此,写清明就不要提寒食,提寒食就会意杂,那是另外一个主题了。

转句:
忽忆去年高速路,
忽忆客年高速路,
转句改动一字,雅致。

这首原稿重复两个字,绵、缓。因为这首属于实描的手法,选材角度又特别,因此大致保留原稿,这两处叠词也就留了下来。如果为了精品,还可以继续打磨的。

7、七绝· 上巳节抒怀
文/兰香
三月初三荠菜香,家家煮好蛋浓汤。
约来白鹭河边坐,共赏樱花乐未央。
改:
三月初三荠菜长,邻家镬煮沸清汤。
青樱淑气枝头绕,白鹭悠游过小塘。


起句变动不大,一个字,香熟,长(二声)少见,长就是长大了,可以挖了。

承句:家家叠词太熟,邻是有所指,比较具体的。所以用邻家,又避开了重字,又堆厚了诗意。原稿后五字俗气得来,非诗家语。改稿干脆拔高雅致的程度,镬。其实也是在说汤,只是变了汤色,不是蛋汤了,是清汤,说荠菜,再提蛋汤,会意杂,他们不连贯的。

转句:约来白鹭河边坐,青樱淑气枝头绕,原稿继续打酱油。改稿接住承句拔高的雅,一路雅下去,青的樱桃树,一片祥和的暖融气氛。

合句:共赏樱花乐未央。白鹭悠游过小塘。改稿往往是比较伤脑筋的,因为改动越大,对作者的否定也就越大,因此尽量保留原句的字词。这倒不为了人情世故照顾面子,是从修改的角度出发,也是改稿的行业宗旨,点拨为主,翻新为辅。点石成金,那才是高超的技艺。但是原稿合句因为转句,乃至整个作品的遣词都流于打油,所以去油是这一份修改的主要任务,白鹭保留下来了,放在结尾,作为远景描述,以景收结。转近景合远景,让距离产生力度,让作品内在撑起来。
2021.7.18


8、梦中梦   
作者:科技

昨夜花睡去,
夜半诗流来,
惊醒成佳句,
奴从天外来?

五言四句,按写诗的基本要求,首句韵脚可押可不押,这里去仄,为不押韵式。无论打油杂诗还是格律,我们对诗歌首句不押韵的要求,都是统一的,不押韵那么就用韵脚相反的声调,这样可以和韵部区分开来。

也可以说,不押韵式的首句和第三句一样,都叫白脚。
白脚是诗歌的术语,诗里面有韵脚和白脚,韵脚铁定的是24句,必须押韵,不押就不叫诗。第三句不能押韵,就叫白脚。

诗不建议押韵重复,十三忌的其中一种,重韵,就是一个韵字反复使用,显得词穷。

押韵十三忌里,在该押的地方没押,叫跑韵、丢韵、落韵,就是没有韵脚了,是最不可原谅的错误,在不该押的地方反而押了,叫撞韵,这种也是常见的。

同时句子里,尽量字词按照两平两仄声调来交替安放,当然也可以中间三连的,三平三仄,但这要看含义的表达是否通顺。

第二句,诗流来,三平尾,不建议这要写,当然十二万分的好句,是允许的,又或者已经是个大名人了,像‘夜静春山空’,春山空不但三平,还都是一声。

我们说12声平34声仄,其实12的平和34的仄都还是有细微的区别,有时候两个一声在一起会加重轻声的效果,反之两个三声在一起会感觉糊糊涂涂腻味抹不开,因为三声转音,对声调的把控需要多读,读出声来去体会,从听觉来感受怎样的才悦耳动听。

第四句的奴,这个字是古代女子的自称,现代也有人用,当然不是限定只能女人创作时候才可以使用,男人也可以,但得注明以女性口吻或角度在进行,不交代那就是乱用,不够严谨。

看诗格:

昨夜花睡去,
平仄平仄仄

夜半诗流来,
仄仄平平平

惊醒成佳句,
平仄平平仄

奴从天外来?
平平平仄平

按规则,有些乱,解决这种失替的问题,是很简单的,不过就是找平仄相反而含义相近的字词。

看表述:

昨夜花睡去,睡是拟人手法,这是可以叫人很快产生好感的技巧,一下就代入情绪。

夜半,连续两个夜,这里重复了,总共就20字,还重复两个字,实在不应该,词穷的很。词穷的坏处就是意象缠绕延展不开,总在一个节点上打圈圈,没有层次感,也体现不出布局来。诗流,流动词,来辅助,诗是精炼的语言,流已经表明了,来就属于废字,流向哪里,意象展不开,来就原地踏步了,这是打油诗的特点,兑水和踏步,节奏紧密,就为了朗朗上口的口语风格。解决三平尾,那就保留尾字的平,换掉中间字,诗是名词主语,那流可以找仄声的同义字。

惊醒成佳句,这里成太淡了,惊也突兀,因为什么惊,不过转的效果是突出了,夜深人静赏花,但主人何时睡去的,没有交代,而这里的醒对应前面的睡,那应该惊醒是不是作者,而是花,以花的口吻在叙述了,这也符合了结尾的奴。

花在夜里睡去,半夜忽然有了诗兴,惊醒来了,吟成不错的诗,那我是不是天上的仙女。

这样来解释,实在叫人一头雾水,花非花,梦非梦,迷踪拳打的不错,但也不知所云,中心是要突出个什么含义呢?到底说人还是说花?读完也不敢确定。

布局看,层次含混,表述不清,技巧拟人用的好,转句安排虎头蛇尾, 结句也就结的莫名其妙,一朵睡着的花突然醒来开始吟诗,吟的一首好诗,自己夸自己一下,我是不是神仙姐姐呢?这么有才?

如果看字面理解,只能解释到这种程度,绝句布局八法,显然不挨边。

处方:

如果要矫正,那这个作品需要推翻初衷,因为不能确定中心主题,只能靠猜的大概来重新拟一个主方向。


浅夜花初睡,清词带露裁。
惊问秋风阵,可从天外来。

只能治到这程度了,后面转结的布局不是很满意,改诗不如写诗,缝缝补补总是有痕迹的。书写格式按惯例两句一排。

2018年9月26日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4-25 08:24 , Processed in 0.039489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