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依据学习干支纪年法日记之十三 高致贤 一是官方、历法依据。 天文学家张培瑜等人合作完成的《中国古代历法》上指出“2000年来中国干支纪时与历法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实际上中历干支纪时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可称之为干支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个月。可惜的是,在古代干支历日多与历法纪时配合,只在历书(黄历)中注记或民间用于象数、选择和命理学中,它在历法上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认识。” 另外,古历专家董作宾《天历发微》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干支纪法自古纪阳历,他对以立春为岁首的《天历》分析指出“年名,承用干支纪年古法。月名(即正、二、三月等),借用“太阴月”之名…月建,即干支纪月,也是中国古法。西汉以前,(历简上)有月名而无月建。以干支纪月,所纪的虽在太阴月的上面,实在乃是太阳月,即节气月,汉简中已有月建之实...立春节,这虽是中国的建寅月之始日,也是中国的阳历,仍与太阴无涉。” 上述说法得到史学家罗尔纲 、简又文 等著书的引用。此外,董作宾《汉简永元六年历谱考》《大唐同光四年具注历合璧》也有谈及自古以来干支纪阳历。 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李旻:古代历法采用的是两套系统,现代人是把两套系统重合在一起了。 历史学博士芦敏也认为干支纪法按节气划分,以立春作为开始。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日梭万年历上有完整干支历,以立春节气为一年的分界线 。 2015.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