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着的梦呓——守根之悟 天地之肇,必有其根;万物之生,当循其脉。帛书《德道经》有云:“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此 “始” 者,道之枢也;此 “母” 者,物之宗也。盖混沌初开,清浊未判,一气含阴阳之妙,两仪孕造化之机,是为万物之母。既明乎此母,则山川草木皆其子嗣,寒暑往来悉其呼吸,故曰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昔孔丘问礼于老聃,老子告以 “守中致和”,此非守母之谓乎?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缘其深谙牛体之 “始”;大禹治水,疏而非堵,因其洞见江河之 “母”。秦筑长城以拒胡,不恤民生之本,终致土崩;汉休养生息,反其道于无为,乃成文景之治。此皆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之明证也。 观今之世,高楼摩天而忘地力之竭,车流织路而忽天行之常。所幸智者悟焉:退耕还林,是复山林之本;禁渔休牧,乃守江海之根。芯片之研,必穷硅基之理;疫苗之制,当循生命之序。此非现代之 “知子守母” 乎? 故曰:守母者,非泥古也,乃执其要而驭其变;知子者,非逐末也,盖明其流而溯其源。人生如航,道为北斗;世事如棋,德为棋规。若能观复如常,守母不忒,则风雨不能扰其神,祸福不能移其志。所谓 “没身不殆”,非求长生,乃求其道之不朽也。 七律——守母观复 鸿蒙有始号真随,万类枝分尽子规。 孔问老聃明至理,丁游牛刃识枢机。 秦城筑怨终倾圮,汉泽涵春自复蕤。 今看还林同守道,天根常在不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