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敛材五十春连载之三 高致贤 这一千多万字,记下我这大半辈子:精神上的苦乐悲欢,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学习中的体会心得,交际中的良师益友,心目中的君子与小人……。偶尔随便翻翻,发觉很多趣事,引起无限回忆…… 诚然,从1958年开始写日记以来的50年中,所写的也绝非全是心里话。十年浩劫中,造反派称日记为“记变天账”、“记黑材料”,强行搜查私人日记,常以日记论罪,谁敢写揭露阴暗面的实话?我也写过一些大话、空话、原则话,所幸的是没有写假话。只是选取当时的当权者们认为的“正面”材料来采取影射、曲笔、反语等手法来写。虽然日记内容空泛,但也可以从字里行间觉察出造反派的罪恶行径。 写日记帮我练习了字句,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为我积累了文艺创作的素材,友人称之为敛财(材——写作素材),使我从1975年开始以来,迄今已在国内国外报刊电台等传媒上刊播出500多万字的各类文字作品。有人问我有什么写作诀窍?我说:坚持天天写日记。晚辈们向我求教写作知识,我仍让他们坚持天天写日记。“坚持十年天天写,写作对你就不难!”有人问我退休后旅居外地,为什么还能写出那么多描述家乡人情风物的博文来?这也有日记的重大作用。写日记的时间不用说是第一要素,我还要写下人名、地点、事件概况,有的事件还详记,经过当时写日记的记录,加深了对所记事物的印象,日记本成了我写作素材的保管仓库。现在翻开日记本一看,等于打开仓门,写作素材的库存任我选择,故尔不会感到江郎才尽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