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敛材五十春连载之一 高致贤 2008年我已写到第084号日记本,即总的第八十四集(个)日记本了。这几十本(集)写着一千多万字的日记本,不但记下我的苦乐悲欢,还为我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使我退休十载,年逾古稀仍无江郎“材”尽之感。 记忆起来,我写日记应始于我参加工作的1958年秋,到瓢井小学报到的第一天,就记下了一番感慨,记下我新职业生涯的开始,但还是断断续续,兴趣来了就写,没有兴趣就停,全凭兴趣出发,而且又没有一个正式日记本,随便写到备课本上,或一页白纸上,过后又未存。这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是打“兴趣记”的草稿,但未保存下来也十分遗憾。1960年买了个硬壳笔记本,但也未专写日记。这与灵感来了才创作有何区别?日记就要天天记!我真正意义上的天天写日记,应始于1963年。 那时,我正在毕节师范学校进修,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发表,作为学生会主席的我,必须带头示范。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内容很丰富,但我学得有成效的是写日记。从1963年3月5日开始以来,迄今45年了,我坚持天天写“日记”不断。在这漫长的半个世纪里,我曾闯过了几次难以提笔的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