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0|回复: 0

[散文] 山区小草入大城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3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区小草入大城记
高致贤
我老了才从贵州山区旅居深圳这座国际花园城市,一切都感到新鲜,也感到幸福,只是几十年养成的山乡口味一时还难适应深圳的生猛海鲜。一想起家乡的木姜花佐小豆汤、随手香炖鸡仔、蕺耳根拌豆豉颗等口味,就不禁馋涎欲滴。本是自己开伙自调味,可因买不到家乡调味品,还是做不出家乡口味来。
女儿买了房子,阳台便成了我用武之地。于是,我回到大方,走进乌蒙山区,采撷鱼香菜、随手香、蕺耳根、苦蒜等野生香料——一批小草,随身空运到深圳,将它们分别植于阳台上的花盆之中,使之接受着南海之滨的高温“烤炼”。宛若农民工进城,皆因水土不服,一时失去山村野性,变成柔弱的幼婴,我就当起了它们的保姆:清晨喂早点,中午遮阴凉,晚上供夜宵,不得须臾懈怠。她们生根了,发出一片片翠绿的嫩叶,活像一张张呱呱待哺的小嘴,全家人都呵护着这些刚从山乡移居都市落户的小生灵。连1岁多的外孙也常模仿大人们为它们浇水,还要猫腰细看、检查,有无病虫害?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这个草根群。
鱼香菜、随手香,渐渐长大了,但无农家肥施放,正如吃惯酸菜豆汤的我等一时不习惯鱿鱼海参一样,日渐呈现出营养不良。留守家乡的女儿告诉我们,可适时“喂”它们些牛奶。于是,我们将倒完牛奶的盒子涮水去浇。它们逐渐适应了深圳的水土,茁壮成长起来,变得郁郁葱葱,十分诱人。晨光里、晚霞中,那青翠欲滴的鱼香菜,向人们张开笑脸;兰草科的随手香,迎风摇曳,散发出阵阵馨香,令人陶醉。
   它们已经融入深圳这片热土了,很快成长起来,煮鱼放点鱼香菜,鱼味特浓;炖鸡加入随手香,满口留香;豆腐蘸着加野苦蒜的油辣椒水,其味无穷;再凉拌一盘蕺耳根,全都派上了用场,各自发挥了作用。博友琴声优雅写出蕺耳根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有一段渊源哩!这些小草虽然现在只能生在花盆中,但长在国际花园城市里,都尽着一份美化都市的责任;上了餐桌,让黔粤两味有机结合,山情海韵融为一体,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变得无比温馨。
山乡禾的香料格外香,自己动手,把我们的晚年生活打造得又香又甜,使之与国际花园城市和谐融洽了!
我带来的小草已生根于繁华城市,市场上又有来自农村的上述商品了,自种之不足,便上市采购,市场经济将城乡差别缩小:城里有的农村有了;农村有的城市也有了!待到今后若干年,乡下人进城就不会或不需要像我这样再千里迢迢空运点土产小草来种植了!
为不忘山乡小草的“农转非”,是为此记!
                                                                           
今(2012)年元旦,“大方人在深圳”的群友们在凤凰山麓举办迎新联欢活动之后,有群友评价:高老的“苦蒜”、赵校长的“赖茅”,都别有一种意味!
    赵刚校长带去的赖茅,大家都知道是咱们贵州名酒之一,可我的“苦蒜”是怎么回事?入席后,群友们要我讲几句,我没有一点儿思想准备,遭此突然袭击,我蓦然想起当天准备带去一饱大家口福的野苦蒜。便说:“我准备好的苦蒜临时忘了带来,对不起大家”!随着讲了那苦蒜从大方到深圳落户的经历。
   大方城关二小的薛华芬校长,从大方带些苦蒜颗到深圳做佐料,她给我一些,我便将几颗种于花盆中,置于阳台上,很快生很发芽,苗叶茂盛。来自内地山区,扎根海滨深圳的苦蒜,经过烈日直射“烤炼”,个中艰辛,人类怎能体验?这与内地来深圳打拼的农民工立足深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故我将它献给我的农民工兄弟们分享。
   苦蒜与菜市上销售的大蒜、洋葱等几乎同形同味,它的味道并不苦,可人们为什么叫它苦蒜?这“苦”,是形容它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之辛苦。我们家乡人称它为野苦蒜,这就更具体了。它是野生的,风霜雪凌无遮挡,无人栽培与施肥,松土除草更无望,一切均靠自力更生,毫无外援,常被人们采掘去做下饭菜。这种生活难道不苦?贫瘠的生长环境,养成它们高度的生长适应性,熬出极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环境中,任随风吹雨打日晒,不管雪压霜欺冰冻,只要挨着点儿泥土,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籽繁衍后代,用自身的辛辣防御牛羊之类啮食,但也不忘为人类献出馨香。将它和豆豉辣子水蘸大豆花,菜豆腐,连渣捞,其味无穷!
吃苦蒜本是一种享受,但当天我还送给老乡们另一种含义:请大家不要怕吃“苦”!桌上唐勇等一批创业人士立即响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就姑且称之为“苦蒜精神”吧。这种精神便是一种成功精神!温州人被一些人称为“犹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温州人的赞美!他们在与艰苦的外部环境斗争中锻炼出一代又一代的聪明人,一个个颇具商贸头脑,炒房团从国内炒到国外,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一批批富商!
从这里,我还联想到历史上的“闯关东”。而今东北人那高大的块头,那硬板的身躯,那爽直的性格,不也是一代代人吃尽前扑后继闯关东之苦、用生命换来的成功吗?
   咱贵州人乘国家改革开放之大好时机,以“苦蒜精神”闯深圳,闯江浙,闯东南沿海,正在创业的第一代人中,已经闯出了一批富翁富太富哥姐,只要坚持一代二代地闯下去,何愁咱贫穷帽子不摘?刘伯温的“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中“赛”的内涵,恐怕就不止于自然物质资源了!
   农民工的吃苦耐劳精神是可敬可佩的!与此相反的另一种人的“吃苦”则是可卑可鄙又可恨的!他们吃的“苦”,就是吃劳苦大众的血汗钱,利用手中的权势钱势欺压劳苦大众!这也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帮铸咱们的苦蒜精神!行文至此,我不们登凤凰山时即兴吟成的顺口溜:
深圳有座凤凰山,空待凤凰千万年;
苗岭凤凰今日至,鹏梦黔月同日圆!
2022.元旦于深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7-5 13:48 , Processed in 0.039751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