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着的梦呓——机在目之悟 《阴符经》有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此语虽简,实蕴天地玄机。参其妙谛,融古通今,明心见性。 心者,灵台之枢,万象之钥。言"心由物生",犹镜映万象,空谷纳声。昔楚王见和氏璧而贪念炽,苻坚观晋师而志气颓,皆目接外相,心随境转。 然《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盖目为神牖,机锋所藏。今人执方寸荧屏,览浮世三千,昼夜颠倒而不知,岂非"心死于物"之谶? 量子物理亦证:观测即扰动,存在因目成。此道佛所谓"起心动念,天地皆知",科学谓之"观察者效应",古今殊途而同归。 道家有"回光守中"之法,闭目返照,以神驭气。如达摩面壁九年,目断红尘而心证菩提;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接南山而心超物表。 今人若能效庄子"虚室生白"之智,于霓虹幻海中守目澄心,则抖音虽嚣,可作观空之镜;直播纵艳,堪为炼性之炉。 佛家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此中真意,正在目机之转。 经世致用 项羽见始皇车驾,目眩威仪而生"取而代之"之志,终陨乌江;王阳明格竹七日,目穷物理而悟心外无物,遂成圣学。此二者,皆目接外物而心机迥异。 今元宇宙方兴,虚拟现实交织,世人目迷全息幻境,心溺数字空花。若能以《阴符》之道参之:目观代码如观八卦甲子,心游赛博若游太虚幻境,则数字洪流中亦可守元真之性,得大自在。 目为心旌,物乃道枢。古之圣贤目击道存,今之众生目迷五色。然则观物之妙,不在拒外求空,而在即相离相。昔僧肇言"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今人若能目接万物而不滞于物,心游八极而不离其宗,则量子纠缠可证阴阳相胜,人工智能亦显道器合一。如此,方不负《阴符》"机在目"之真谛,成就古今一贯之大道也。 七律——机在目之悟 心随物转古同今,楚璧秦舆动念深。 目为神枢藏道妙,屏呈浮世惹尘侵。 达摩面壁菩提悟,陶令观山俗意沉。 且借阴符参幻界,本真守定贵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