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04|回复: 0

[散小] 赏评《三国演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赏评《三国演义》(孤独的思想者)

第三节 创作特色

作为我国长篇小说开山之作的伟大作品,《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一、辩证的战争描写艺术。

即将军事行动视作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三国演义》的主要描写对象、主要内容、主要场景以及主要篇幅都是战争。全书写到大小战役和战斗有上百次,是一部战争的史诗。作者显然对中国古代军事学做过深入研究,其对战争的描写符合战争的一般规律,所以有人称之为古代战争小说。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和现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都受到过其启示。

1、重战前准备,轻军事行动实施过程。作者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是以战前准备工作为主,而战争的过程,实际上只是战前准备的实施。甚至可以说,战争的结局,在战前就已经注定。

1)战前的政治外交活动是战事的重点。赤壁大战前,曹操起兵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讨伐东吴。而东吴可用来迎敌之兵,只有五六万。对东吴来说,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是不言而喻的。东吴之主孙权当时心中非常矛盾,究竟是战是和?战则必败无疑,而和又不符合他这江东枭雄的脾性。当时朝臣之中,主和之议占压倒性优势,以张昭为首的权臣皆主议和,唯有鲁肃一人反对,而鲁又是个笨嘴笨舌的人。他们认为,如战,是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孙权也认为他们的主张有理,但不战即降,让他心有不甘。故他派遣主战的鲁肃前往江夏吊唁新丧的刘表,实则是看刘表之子刘琦和寄寓那里的刘备可否助己抗曹。刘备、诸葛亮主战。但是刘备手下兵员寡少,根本无法抗御曹操,所以,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赴江东。

诸葛亮是主战的。从表面上看,刘备此时的处境是个江湖流浪汉,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几乎一无所有,没什么可贴赔的。东吴胜了,当然是个大好事,可以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而失败了,他的处境比此刻也差不到哪儿去,大不了再跑。但是从长远看,唇亡齿寒,曹操灭吴后,挟人口和物产资源丰富的东半个中国之力,剿灭包括刘备在内的其他割据势力只是个时间问题。


因此,诸葛亮当然要为刘备着想,主战不主和了。但是刘备根本不具备同曹操较量的资本,只能仰仗孙权。


诸葛亮见孙权后,极言曹操的强大,然后激将,劝孙权说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尽快投降。否则,祸至无日。孙权的好汉脾气上来,反问,那刘备为何不降。此话正中诸葛亮下怀,当即答道,刘备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事之不济,此乃天意,又能屈处人下乎!”这等于是说,孙权你既不是出高贵,又无英才,凭什么与刘备相提并论。孙权不会听不出他的暗嘲,于是大怒,拂袖而入。

他先是激起孙权不甘受辱的自尊心,倾向于一战后,然后接着向孙权建言,分析取胜的可能:一是曹操先破刘备,疲惫不堪,已成强弩之末;二是刑襄新降,民心不固;三是北军不习水战。故只要备战充分,曹操必败。孙权当然知道诸葛亮是刘备的人,他说的这些话,也都是想让刘备坐收渔翁之利的,因此仍在犹豫。好在吴国太提醒他说,孙坚临终时曾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于是他急忙召回周渝。诸葛亮得知后,趁周瑜晋见孙权之前拜会周瑜。诸葛亮是大儒,周瑜是儒将,见面后先论文坛之事。诸葛亮对曹植新作《铜雀台赋》赞不绝口:“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并附会说二桥指的是孙策之妻大乔与周瑜之妻小乔,激得周瑜大怒:“老贼岂有此理!”于是孙权周渝一致决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孙权还为此剑劈桌角儆示群臣。大战不可避免了。而其他军事行动中,大都类此。如孔明六出祁山之前,都要知会东吴,让其于东南线出兵牵制曹魏一方。

2)重战事的周密计划部署。还以赤壁之战为例。双方实力极其悬殊,这不仅体现在双方几乎二十比一的兵力对比上,而且表现在指挥集团的素质上。曹操老奸巨猾,身经百战,善出奇兵,用兵如神。并且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而孙刘联盟一方,指挥中枢是几个没打过多少仗的年轻人,手下良将谋士没多少。因此若想取胜,必须依赖于用兵的万无一失。为此,孙刘联盟做了周密部署。周瑜在群英会用计,有意识让蒋干盗书,使曹操杀掉刘表降将蔡瑁张允,使曹军失去了至关重要的水军教头。


接着草船借箭十万枝,有了水上作战的利器。在火攻上,诸葛亮与周瑜不谋而合。又用苦肉计,让黄盖伪降曹方,约为内应。庞统通过蒋干引见曹操,献上诸船连环计,以解决曹军晕船等问题。但是冬日,中国大陆为季风型气候,总吹西北风。火攻弄不好,烧了江东南的自家军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诸葛亮作法。黄盖趁东风一起,点燃自己船上的引火物。大火熊熊,漫江通红,而此刻诸葛亮已回去,安排华容伏兵,更重要的是乘势占领刑襄九郡,使其扼中原咽喉,与以后的西蜀大本营成犄角之势。曹操落得个只身逃脱。刘备借刑州,一借不还,直到关羽败走麦城。

可见,战争胜负并在谁兵多将广,其势汹汹,而看谁在战前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作者不惜笔墨,详加描述,使读者对战争的背景和必然的走向,有清楚的了解。

2、多写人物而少写场面。有的中国古代战争小说,动辄写到“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乍看不忍释卷,但一旦读过,便无再看二遍的兴趣。《三国演义》不象这类作品,能令人反复阅读。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写了人,而每个人都是个世界,能令人反复体味。如年轻时和年老时对张飞关羽的认识恐怕就会完全不同。作者把握住了人物性格,准确地处理好了人物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阅读,仍可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故而趣味盎然。

1)性格推动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冲突的自然结果,是性格碰撞的火花。而如果违反了这一原则,势必荒谬不堪。作者恰恰把握住了这一原则,每次军事行动国,都带上了指挥官个人的印记。赤壁大战,曹操本来稳操胜券,但正是他机诈多疑而又骄傲自大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败局。

一开始兴兵,他自信以多打少,以强凌弱,必胜无疑,这便种下了他自大自满的根苗。但饮马长江,突然看到对岸东舰队森严,阵势严整,惊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不敢掉以轻心。于是临阵磨枪,令刘表降将蔡瑁张允操练水军。兵贵神速,而他此举延宕了用兵的最好时机,使孙刘联军一方可以从容布兵应会。

但如此,仍小心翼翼,又派蒋干去江东劝降周瑜。此举导致误杀蔡张二人,又使本军失去了至关重要的教头。蔡张是刘表部下新降,蔡还是刘表的妻兄,而刘表长子正与刘备联手,故他甚不信任蔡张。

这都是他多疑多虑的后果,而也被孙刘联军充分利用。即便如此,他骨子里的轻敌照旧。因此大战将临,还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喝得酩酊大醉。这是点睛之笔。轻视对手,往往会犯下致命错误。因此庞统献上连环计,他马上就用。有人曾提醒过他要防止火攻,但他又自信地认为冬季根本不会有东南风。对方用火攻,是自食恶果。

多疑最终为自大压倒,轻信了黄盖,以致火烧赤壁,全军覆没。陆逊为人谨慎,工于心计,寡言少语,意志坚强,喜怒不形于色。因此刘备起兵七十五万,他临危受命,自知无法与敌硬拼,死守关隘,拒不出兵。即便对方辱骂得再难听,一些资格比他老得多的大将无法忍受,要求战死沙场,但他仍不为所动,甚到搬出军法危胁那些蠢蠢欲动的将领。等了几个月,终于等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大火炉天气。蜀兵热得无法忍受,刘备令各营自找凉爽处扎寨。

而这时陆逊看到战机来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烧七百里连营,终于大获全胜。再如作者最偏爱的关羽,他屡屡说到这是一位“真天神也”,“数十年来威震华夏”的一位智勇双全的帅才。而他的用兵,一个字,“快”,真是疾如闪电。立斩华雄酒尚温,斩袁绍手下的第一员大将颜良:“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

江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杀这样一员号称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大将,给人感觉是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他已取首级回来。水淹七军也是这样。

先筑坝屯水,时机一到,决开水坝,然后就是站立船头用挠钩捞对方的大将。真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只要关公上阵或指挥军事行动,从来没有拖泥带水的,都是异常迅疾,讲究速战速决。

2)在战争中写人。战争是人际关系冲突的最高和最激烈形式。因此,在战争中,也最容易逼了出人物的性格。如果平时性格特色不明显,在此际,便难以隐匿,只能跳脱出来。张辽、李典和乐进,如果没有《张辽威震逍遥津》这个舞台,我们对后两人的性格的认识就会比较模糊。曹操率兵前往汉中讨伐张鲁。孙权乘虚来犯。张辽失守皖城,退守合淝。心中愁闷。“忽曹操差薛悌送木匣一个,上有操封,傍书云:‘贼来乃发’。是日报说孙权自引十万大军,来攻合淝。张辽便开匣视之,内书云:‘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将教帖与李典、乐进观之。乐进曰:‘将军之意若何?’张辽曰:‘主公远征在外,吴兵以为破我必矣。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李典素与张辽不睦,闻辽此言,默然不答。乐进见李典不语,便道:‘贼众我寡,难以迎敌,不如坚守。’张辽曰:‘公等皆是私意,不顾公事。吾今自出迎敌,决一死战。’便教左右备马。李典慨然而起曰:‘将军如此,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愿听指挥。“张辽大喜曰:’既曼成敢相助,来日引一军于逍遥津北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李典领命,自去点军埋伏。”在吴军大兵压境,生死存亡系于一线之紧迫情势下,张辽的大气磅礴,奋不顾身,智勇双全;李典的心胸狭隘,因私废公,但仍深明大义;乐进的小心谨慎,心细如发,善于察言观色,这些性格特色,被逼得无所遁形,鲜明地凸显出来。

3、详主动者胜利者,略被动者失败者。这样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主动者胜利者是先采取行动的一方,而对方往往是被动应付。因此可以说,一时战局如何演变,主要操控在先采取行动的一方。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对战局的发展,了然与胸,不会一盆浆糊。吴蜀彝陵之战初起时,刘备是主动出兵一方,握有主动权,两员小将关兴、张苞斩东吴将领李异、谢旌,一举攻克猇亭,而东吴一方处处被动,故写其非常简略。而陆逊任帅是个分水岭,战场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双方描写的笔墨大体相当。越往后,东吴越主动,写得也就越多。而乘刘备犯了致命错误后,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一鼓作气,追至鱼腹浦,则为浓笔重墨,而刘备一方则写得相当简略。如此一路写来,井井有条,读者对这一重大战役的整个发展过程,鸟瞰一般,看得清清楚楚。

4、张驰相间,曲折尽致的节奏。作品在写到战争时,往往变幻莫测。清人谓:“天上浮云若白衣,须臾风来如苍狗”;“星移斗转,云翻雨覆”;“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如猛电之一来一去,若怒涛之一起一伏”。说的都是作品特有的节奏。在赤壁之战中,这种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总的气氛凝重紧张。双方为了保存自己,消灭对方,绞尽脑汁,积极备战。可是作者在这紧要关头,却偏偏插入了曹操月夜饮酒赋诗的片断。在明月清风和缓缓流淌的江水构成的诗一般的意境,大大调节了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但是这样做反而使紧张的气氛欲盖而弥张,反衬出大战前死一样的寂静。再如空城计和蒋干盗书也有这种效果。


5、主次互衬,各擅其妙。作者在描写时,不是只一味追求写好军事行动本身,而是对一些连带情节和相关事件,也下了相当大的力所描写,使其成为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失街亭是个很好的例证。占一回半,从九十五回到九十六回。包括了三个故事: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前一个是主体,后两个是余波。历史上实有其事。公元222年,吴蜀彝陵之战,蜀汉大败,蜀吴联盟破裂。诸葛亮惨淡经营励精图治,国内局势日渐好转。227年北伐,街亭之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仗,但是蜀汉一方失败。可以说,诸葛亮失去了最后一个实现他统一中国梦想的机会。虽然以后还多次北伐,但是明眼人都可看出,他只是在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义务罢了。自此之后,诸葛亮的事业和健康状况都急转直下。他个人悲剧结局的大幕正式拉开。

分成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闻惊点兵。这是铺垫部分。重写双方形式、街亭的战略地位,以及介绍人物。孔明此时出兵,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曹魏罢免了司马懿。他知道,当时整个中国,真正可能称得上自己对手的就是这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人物。但是却没想到,曹魏在这关键时刻重新起用了他。孔明闻知大惊。而司马懿与先锋将张郃分析形式,可见他对局势的透彻把握。两个中国当时最有才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盯住了弹丸之地街亭,可见这个地方的战略地位之重要。

而司马懿率兵八天长途奔袭一千二百里,赶赴前线,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掉蜀国内应孟达,可见此人的不凡。双方都避实就虚,径抢街亭来占粮道。双方隔秦岭遥遥相望。围绕街亭,一场血战在所难免。谁能占领街亭并且守住,谁就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诸葛亮问:“谁敢去取街亭?”参军马谡道:“某愿往.......,休道是司马懿、张郃,就是曹睿亲来,有有何惧哉!”几句话,将其志大才疏的性格表露无遗。

诸葛亮非常欣赏马谡之才,但是对其轻敌又踌蹰不安,于是采取了三保险措施。一是让他定下军令状,使他不敢掉以轻心;二是派生性谨慎的王平云辅助他;三是安排魏延等两路军马与其成犄角之势,以便救应。至此,交代部分写得很充分,三个主要当事人的性格都做了描绘,但重点还是写形势。看来一场好戏即将开演。

第二阶段是蜀魏布兵。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传统的双线结构与好与双方的行动一致。马谡在排兵布阵方面与王平产生矛盾,而王平正是作为诸葛亮的替身出现的,因此这种矛盾是他与诸葛亮矛盾的表现。他卖弄学识,死搬兵书,灵魂深处是好大喜功的思想在作怪。而对方的司马懿则一举一动都小心异常。战争胜负的天平明显开始倾斜。人物的交代完成。

第三阶段是街亭争夺战。蜀兵按马谡决定,驻扎山上,而水源被对手掐断,处境异常被动。而魏兵则收放自如,完全取得主动。两军对胜负已无须证明。这实际上是两种军事思想的较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司马懿正是以诸葛亮最为人所知的“谨慎”来对付他,可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小说的悲剧结局也无可避免,作者也深感无力挽回了。虽然魏延和王平拼死夺回了街亭山,但是无济于事,魏兵已漫山遍野。故很快得而复失。蜀兵一败涂地,主力连夜逃回了阳平关。孔明身边只有老弱兵数百,不得已演出了空城计。

第四阶段是空城计。主要刻划了两军主帅的性格。这两位中国当时最有智谋的政治家军事家终于面对面地对话了。两人较量的胜负对战局无任何影响。结果是胜利者失误,而失败者却赢了这最后一步。作者插入这个事件主要是证明诸葛亮技高一筹,只是偶尔用人不当,才造成失利,故也是作品命运悲剧主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五阶段是斩马谡。诸葛亮大哭,又不能不依军法从事,斩了自己宠爱的马谡。然后上表自请贬降。这是总结。从用将到斩将,归根到底是用人失当;强调用人的重要性,也是作品的一个重要思想。而诸葛亮的自请贬降,也凸显了他的高风亮节。

六、大笔纵横与精雕细刻的结合。作者能把战争放在广阔的背景下着墨,充分地揭示战局变化的因果关系,同时也不忽视细部的刻划,如刮骨疗毒的描写。这样,读者在阅读中既有对全局的把握,又能有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来,《三国演义》战争描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在写人。战场上的对抗归根到底是人的对抗,是双方指挥人员军事思想的较量。还有作者善用悬念,组织波澜的高超之处,也值得细细体会。



二、语言特色。

1、语言的通俗化和文学化。以前小说中,或者是唐五代传奇的文言,或者是话本中的粗糙白话。而《三国演义》则改造了正史的语言,指出了长篇小说将传统的书面语言与民间白话结合起来的方向。作品主要是吸取文言传统,同时又吸收民间语言,冶铸成“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书面语言。很富表现力。

2、注意语言的渲染功能。即往往不是通过直接对对象的描写,而是对相关事件或场面的描写中,间接地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如关羽战华雄一段:“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只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并未写其交战场面,而只是用“如天摧地塌”十七字,关公之神勇不可挡,便如现目前。

3、刻划人物重造型力和表现力。造型堪称是形神皆备,可尊为典范。往往几字,惟妙惟肖。写张飞的造型:“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写关公:“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线条感、色感无一不佳,有色有色,难能可贵的是极为传神。

而作者有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很富有表现力。赵云大战长坂坡,作者三处写到了其随从及坐骑的变化。第一处写赵云杀到天明,“回顾左右,只有三四十骑相随”;第二处是救出糜夫人后,“引数骑再回旧路”;第三处是“云提剑插枪,复杀入重围,回顾手下从骑,已没一人,只剩孤身。”从“三四十骑相随”到“引数骑”,再到“只剩孤身”,都是赵云趁战斗的间隙看到的,暗示了他冲锋陷阵时的奋不顾身,无暇顾及其他。特别是“孤身”二字,点出“赵子龙单骑救主”之旨。在单字上铺展情节,表现性格。水到渠成地让刘备带出“子龙一身是胆”的感叹。真是笔笔富有千钧之力。

4、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也很有成就。曹操吐语,无不含诈;孔明言谈,处处有智;张飞口吻,豪莽不羁;关公出言,包藏傲骨。第三十回有曹操见许攸一段:

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

极为热络的一团感情之下,是深藏着的机心;在推心置腹而带有神秘感的语气中,包孕着虚情假意。绘声绘色,灵珑剔透。


三、人物塑造的艺术。

1、各大系列定以基调。如曹魏一方,突出其庞杂,真正的有用之才不多。其文臣武将形形色色,样样皆备,但却没有蜀汉集团顶尖人物的素质;孙吴集团的人物素质相对最差,作者突出其小器,无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大材;蜀汉集团则突出其人物的超绝,无论文武人材,其顶尖者都堪称神品。

2、动态中写照。

3、写人物抓住主调。

4、互相衬托对比。有同向的,如曹操与司马懿;有异向的,如司马懿与诸葛亮。当然同向中有异,异向中有同,不可太执。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5-3 02:39 , Processed in 0.043581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