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94|回复: 21

[杂文]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一寻根认祖,不要拘泥于族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8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一
按:前面,我已连载一组《学习宗族文化笔记17则》;今天开始,又继续间日连载《关于寻根问祖杂谈21则》。如果说前一组偏重于理论的话?那么,这一组则重于实际运用。都属学习心得,诚请方家不吝赐教。
2021.11.8.于深圳
寻根认祖,不要拘泥于族别
高致贤
  现在,不少姓氏在寻根认祖,编修宗族谱书,我们高姓也不例外,且已修成谱。
  可在寻根认祖和清理族谱中,有人拘泥于族别,认为同姓不同族别的人就不是同宗,这就会把同宗,甚至于亲支排除于宗谱之外。何也?
  首先,从姓氏的形成来看:有以地域为姓的,有以国名为姓的,有认同战争胜利一方首领为姓的等等,当时就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认同为一个姓。这一姓人就不可能是一个民族,更不可能是一个祖人的后裔。
  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姓氏形成的不一致性,就以某一个祖人的后裔——族人称为亲支的人而言,也因时代变迁,地域变更,婚姻变故,族别从父从母等等诸多因素,一个祖人的嫡系后裔也会有多种民族。就以我们从江西入黔的始祖明兴公来说,到我才第十一代,可我们这个支系中就不仅是汉族了,亲支中还有彝族等,这是有根有底的,谁能说入黔始祖明兴公是汉族,其他民族就不是他老人家的后裔?据我所知,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中的傅有德大军中有陈有亮之弟陈有德是汉族,他就墓葬在我们贵州大方县原六龙区五凤公社的小尖山麓,他的五世孙陈恩为水西罗甸国总理,葬于六龙凰山(民称母鸡山)麓,有碑记,人称石羊坟,系县(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来为他扫墓的后裔中,就有汉、彝、苗等几种民族。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
可在清谱寻宗的实践中,有人对另一民族的同姓来找就心存戒备,大可不必。要相信,一般人是不会乱认祖宗的!
2012.5.8.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二
寻根问祖也不必拘泥于姓氏
       高致贤
  如果我们只把宗族定义为同一父系家族的话,这个命题似乎很难令人接受,但实际上,人们早已接受并执行了。正如民间所言:“同姓不同宗,各有各的老祖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把“姓”和“宗”区别看待了。姓不过是某些人群共同顶起的一个代号,而宗则是同一父系遗传繁衍之人群,同宗未必同姓,同姓未必同宗。
  盛世修谱,各个宗族修谱,也叫清谱,即是在同姓人中将各个父系家族理顺,分清各个支系。这是指有姓氏之后的支系。如果上溯到有文字记载的祖先的话,中国只有炎帝、黄帝、蚩尤三姓,即是三个支系。而且炎帝、黄帝、蚩尤,也并非一个自然人,各是一个部落首领,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法人,该部落中的人也绝不可能是某父系一脉相承。而今的姓氏已从早期版本《百家姓》的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发展到当今《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的23,813个姓氏。一个姓中又是若干支系,同姓不同宗就难以避免了!为什么呢?
  首先从中国姓氏起源来看,大约有以氏为姓;以国名为姓氏;以邑名为姓氏:以乡、亭之名为氏:以居住地为姓氏;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以排行为姓氏;以官职为姓氏;以技艺为姓氏;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以谥号为氏;因赐姓、避讳而改姓等12种,每一姓中有若干父系子孙,这就说明一个姓不可能只是一个父系子孙了!大前提如斯,现实生活依然。
  收养弃婴随收养人姓不说,有一种叫随娘儿(即是父死后随母改嫁到外姓人家便从后父之姓);还有一种抱养儿,也随养父而姓。这两类人,本可“三代还宗”,即三代之后改还原姓,但因后父、养父宗族强盛等种种原因,有的就没有还宗了!仅我个人所知的这两种情况都不少,何况全国全世界?《作家文摘》第1500期载《Y染色体揭秘曹操身世》一文说:“通过对全国各地111个曹氏家族人群DNA和族谱调查,寻找到了曹操的后人。并且首次确认曹操既非他所自称的曹参的后代,也非夏侯的后代。相关研究成果于2011年12月22日发表在最新一期《人类遗传学报》上。”
所以,不论从姓氏起源,还是从现实生活来看,同一个姓的人,血脉遗传也未必尽是同一姓人了。故寻根问祖中,只要和自已现在是一个姓的就是同宗,不必再去追究他们某辈老人姓什么!姓也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说不定若干若干年后,鲁迅也会被某地某些鲁氏家族认为祖宗哩!
2011.8.9.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三
寻根问祖不要拘泥于现有的字辈
  高致贤
  在同姓人中寻访亲支,字辈是一种常用的依据,但在寻根问祖中就不要拘泥于字辈了,尤其是不能用现在的字辈去衡量我们的前辈是不是亲支。何也?字辈是在不断衍变着的。
  这得首先看看字辈的起源:字辈起源于宋朝。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为其后代规定了十三个字辈,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个字,构成一副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这是人们见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辈。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后宫嫔妃无数,子孙繁多,为防止子孙们在取名上的混乱,规定每辈人用一个字作为名字的首字,以此作为辈分的标志。这种做法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几乎所有的家族都要定期议定本族字辈。
  字辈源于宋朝,兴于明代,比中国姓氏形成晚得太多了。就以我们高姓来说吧?先祖为炎帝,因住姜水而姓姜。炎帝17世孙姜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称吕尚。现在,很多高姓子孙都知道姜太公是高姓血缘始祖,但姜太公已是炎帝的54代孙了。传到太公的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已是第62代了。公子高之孙取名高傒,才正式姓高。这已是炎帝的第64代孙了。难道这64代都是单传吗?万万不可能,其间不知繁衍了多少人口,居住于多少地域,但当时没有字辈,连姓氏也在变化,你能用字辈去辨认亲支吗?
  再从我们高姓使用字辈的历史来看:那是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用字行(辈)来命名子孙之后。由于高琼功绩显赫,宋真宗赵恒特地赐予他“继遵士公世之子不彦善克守乃可久汝必由良师”20字,作为排行字辈之用。这要算全国最先使用字辈的姓氏之一。可见从高傒到高琼之间是没有字辈的。这其间又经过多少代呢(这我不知道,请有识之宗亲算一算)?宋真宗赵恒哪年赐的?身边没有史料,待考。可我们知道宋真宗在位于公元998年至1022年,我们姑且来个折中,以他1010年赐字辈吧?也有1000多年了。这一千多年,高姓子孙又有多少代了,又繁衍了多少子孙分散到世界各地,谁能统一千年以来的字辈?
  人们因战争、灾荒、就业、求学、求生、婚姻等可抗拒或不可抗拒的原因迁徙,迁出之后(也有由他姓收养而三代还宗的),不知本姓以前的字辈了,又重新修谱,另改字辈。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故有某姓入某地始祖之说。例如我们明兴公支系修谱,就以从江西迁到贵州的明兴公为我们这个支系的入黔始祖,字辈就从他的下一代另外改写了,没过多少代,明兴公的后裔中的字辈也有几种不同版本了,还是近年修新谱才将字辈重新统一为100个字。难道那些字辈不同的明兴公后代就不是明兴公这一支系了吗?即使新谱将字辈统一了,那些漏谱的人知道吗?谱书不可能一家一本,更不可能人手一册,即使现在得到谱书的人家,若干年后,一旦遭到变故离散,他们的后代子孙还能记住这一百字的字辈吗?而现在许多人取名已不用字辈了,人们慢慢淡忘了字辈。故不应均泥于字辈认亲支。
  那么,没有统一字辈怎认亲支呢?确切地说,认亲支就是认分支!如我们目前只认到我们的入赣始祖高崇文,凡属崇文公分支,不管字辈合不合(也不能久合),就是亲支。从江西迁到贵州的始祖高明兴,在贵州我们就是明兴公分支,只要是明兴公后裔,不管字辈合不合,就是亲支。那又怎么来判断辈分?以是明兴公的第多少代孙来衡量辈分老小。这就不会乱了!
  至于由崇文公上溯到高傒我们属于哪一支,那就只能作为宗族源流来研究了!
  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始祖,故《百家姓》上将姓高的都定为“渤海郡”。其实,从高傒的7世孙高止在齐国受排挤,出齐奔燕。高止的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的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已经26代了,这期间又繁衍了多少子孙,分出多少支系?其中又有多少高姓人住在渤海之外?我们的崇文公是不是高量的后裔?如果是,又是多少世孙?都需要有识之士来研究考证了!
  再说几句题外话:有位宗亲是崇文公的第50世孙,我说我是崇文公的第41世孙,他觉得辈分相差那么多,颇感惊奇。其实这一点不奇怪:以前没有计划生育,孔子的父亲年近古稀才生他。那时,一个人的长孙比幺儿岁数大得多的现象很普遍。我们明兴公到贵州才十多代,其间已有五六代之悬殊。我胞兄的5世孙比我的3世孙年龄大,亲兄弟之间的后代就有两代之悬殊了!所以,从崇文公以下几十代的后裔中,辈分悬殊个10代20代是不足为奇的。
  2012.6.9.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四
寻根问祖不应拘泥于字辈(续)
高致贤
  拙作《寻根问祖不应拘泥于字辈》发出后,得到不少读友的关注,除同意拙作观点外,有的补充了很好的说明。
  高治民宗亲说:还有一种情况是,可能族谱有误造成字辈不同,例如,历史上高怀德是高行周之子。可治民说,他家的族谱记载怀德公是行周的孙子,中间隔了一代高锡。他说他们那一带的谱错误较多。不过也难怪:高姓族谱,和其他族谱一样,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家族成员间血缘关系及家族重要成员事迹的文献类型。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正制, “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郑樵《通志氏族略序》),族谱也就成为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唯一根据,其作用之重可想而知。
  直至唐代,此风不衰,国家设置谱局、谱官,谱牒都由官府修纂保存。唐太宗曾令吏部尚书高士廉等编谱系,"开元初,柳冲与薛讷复加刊纂,考定二十六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宗,太原琅邪王在焉。唐末五代以后,推广科举制度,士族制度瓦解,官修谱牒散亡,而私撰家谱却盛行起来,家谱的作用也逐渐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化为“尊祖、敬宗、收族”等伦理道德教育功能。
  明朝官修少了,民间尚未发动。
  清朝大兴修谱,资料又没,自上出现拉名人的情况,自下一般还是准确的。
  所以,自上,不要求一代一搞准,搞准了好。但难-----我以为,从始迁祖开始。1、准确挂靠世数;2、准确搞清下面发展。
我以为治民宗亲的说法很有见地,十分赞同,故借以作为拙作的续篇。谢谢治民宗亲!
2012.8.9.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五字辈漫谈
高致贤
本来我对字辈没有什么研究,可是,广西高福恒宗亲却给我出了道题:“贵州老高宗亲:你对那个字辈有比较深的理解,能不能就此写些简要的总结和说明或专门研究一下?比如有的地方的字辈是十代一循环,有的是单双名交叉,我觉得在资料比较少的情况下,字辈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
尊敬宗亲,我自然从命了!
  我在拙文《寻根问祖不要拘泥于现有的字辈》中谈到:字辈在宗族中寻找近亲支系是很重要的依据之一,但在寻根问祖中又不能拘泥于现有字辈。何也?字辈是在不断衍变着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字辈的起源:字辈起源于宋朝。当年宋 赵匡胤,为其后代规定了十三个字辈,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个字,构成一副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这是人们见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辈。明 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后宫嫔妃无数,子孙繁多,为防止子孙们在取名上的混乱,规定每辈人用一个字作为名字的首字,以此作为辈分的标志。这种做法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几乎所有的家族都要定期议定本族字辈。足见字辈是由各姓氏民间自由自主自订的,不需哪级官方批准。
  自订字辈若干代后,人们因战争、灾荒、就业、求生、婚姻或突发事件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各自逃荒躲难到异地,父子难相顾,兄弟各一方,发展之后,一些人已记不起以前的字辈了,原来就没有家的不用说,即使原有家谱的也找不到了,但还得有个字辈来区分本族人的老小,这就只有重新修谱,另改字辈。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故有某姓入某地始祖为XX之说。例如我们明兴公支系修谱,就以从江西迁到贵州的明兴公为我们这个支系的入黔始祖,字辈就从他的下一代另外改写了;没过多少代,明兴公的后裔中的字辈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版本。为什么呢?明兴公所生三子:张刘(荫祖)、应(荫)龙、应发。兵荒马乱年代,逃荒躲难,天各一方。应(荫)发公一支不知去向,他的后裔肯定另改字辈了。连同在大定(今大方)境内的长房、二房两支的字辈也变得大同小异。就我们应龙祖这一支,十代之内就出现了不同的字辈,甚而有不同的民族,但又确系应龙公后裔,这就是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后经族人中的一些有识之士重新拟谱,大多数才统一了字辈。之所以说大多数,是族人众多,分布较广,重新修谱不可能联系到本支系的所有族人,漏谱难免,且漏谱者不在少数!这就说明同支系中的字辈不尽相同,故寻宗问祖不要仅仅局限于字辈的是否相同这一项上,不能将字辈作为认亲支的唯一条件,更不能作为认宗亲的条件。
  公元2005(岁次乙酉)年,我们重新编修了贵州省大方县·明兴公支系《高氏族谱》,在原有老谱字辈40代的基础上,将字辈重新统一顺延为100个字(即100代)。在这100个字中,就有一个“贤”字重复,相差40代。还有一个“文”字与第一次使用的10个字的字辈中的“文”字辈重复,相差15代(此两处重复,均另文论述)。也有,新谱将字辈统一了,但漏谱的人未必知道,而且诸多原因,谱书不可能发到一家一本,更不可能人手一册,即使现在得到谱书的人家,若干年后,一旦遭到变故离散,他们的后代子孙还能完全记住这一百字的字辈吗?加之青少年对字辈观念的淡漠,现在许多人取名已不用字辈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变迁,一些人会慢慢淡忘字辈。
  那么,没有统一字辈怎么认亲支呢?确切地说,认亲支就是认分支!如我们目前只认到我们的入赣始祖高崇文,凡属崇文公分支,不管字辈合不合(也不可能久合),都是亲支。从江西迁到贵州的始祖高明兴,在贵州我们就是明兴公分支,只要是明兴公后裔,不管字辈合不合,就是亲支。那又怎么来判断辈分?以是明兴公的第多少代孙来衡量辈分老小。这就不会乱了!
  然而,家谱是人修的,修谱人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工作态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加上其它原因,这就不可能保证家谱所录的完全正确。例如渤海堂的高治民宗亲在介绍家谱资料影印件时说:“可能(他们的)族谱有误,历史上高怀德是高行周之子,而我家的族谱记载是行周的孙子 ,中间隔了一代高锡 。我们一带的谱错误较多。”
  他分析成因说:“不过也难怪:高姓族谱,和其他族谱一样,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家族成员间血缘关系及家族重要成员事迹的文献类型。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正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郑樵《通志氏族略序》),族谱也就成为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唯一根据,其作用之重可想而知。
  “直至唐代,此风不衰,国家设置谱局、谱官,谱牒都由官府修纂保存。唐太宗曾令吏部尚书高士廉等编谱系,开元初,柳冲与薛讷复加刊纂,考定二十六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宗,太原琅邪王在焉。唐末五代以后,推广科举制度,士族制度瓦解,官修谱牒散亡,而私撰家谱却盛行起来,家谱的作用也逐渐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转化为‘尊祖、敬宗、收族’等伦理道德教育功能。
  “明朝官修少了,民间尚未发动。
  “清朝大兴修谱,资料又没,自上出现拉名人的情况,自下一般还是准确的。所以,自上,不要求一代一代-----,搞准了好。但难-----我以为,从始迁祖开始。1、准确挂靠世数;2、准确搞清下面发展。”
  高治民的认识是很深的,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认真领会其之史实与道理。高福恒出题让我谈字辈,我却谈了大半天谱书。这是不是离题了?愚以为字辈在谱书中字数虽少,可它却是修谱的核心内容,叙述一代代祖宗,也是为了说明字辈。凡谱书皆有字辈,字辈常常独立于谱书之外流传于民间,谱书中没有字辈就不成为谱书了!谱书中的字辈有写10代的、28代的,100代的不等,多少字结束没有规定。结束后另改,另改不是循环。循环便重复了,福恒宗亲说的“十代一循环”不准确,应将“循环”变为“另改”。
  不同姓氏的字辈中有许多相同的字,这是因为字辈以诗的形式入谱,人们都选择音色铿锵,字义美好的字为字辈所致,连同一姓人中不同谱书的字辈也有一些相同的字,但相同字为辈的未必是同一代人。
  字辈在人名中的使用上也不尽一致。一般说来,三个字及其以上字数的姓名中,都含有字辈,多数名字结构为:姓+字辈+名字=姓名。也有将字辈排在姓名最后一个字的。使用单名的,多不用字辈了。如何定字辈、用字辈没有政府规定,全系民众自主行为!故同族人中的字辈也不可能统一。
  致贤答题于此,福恒宗亲以为如何?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2012年2月15日于深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六
续 修 宗 谱 之 我见
——序续修高氏明兴公支系宗谱
  族之续修宗谱时,余因尚在潜心尽忠,退休便旅居深圳,诸事缠身,未能参与效力,十分惭愧。家兄退休得早,得以参与续修工作,尽了大孝。那是一种幸运亦是幸福。这里,我只有向列祖列宗跪歉了,并向为续修宗谱出力的众族人遥致谢忱。

  宗谱,曾一度被许多政治无知者视为“封建遗物”,加以“四旧”之罪名而破之,实在可笑。宗谱是一个宗族之正史,亦是整个中华民族光荣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却被一些学究称为“野史”,真不知他们的“正史”是怎样产生的。余以为,只有各姓族谱的综合,那才算完整的国史,或曰民族史。缺少宗谱内容充实完善的国史,最多只能算作一部由某些政要指使下的文人编造的残篇破简,可信程度应大打折扣。余以为本族人续修我宗谱,实为宗族、国家和民族之大计,堪称美事。修谱者值得钦佩。
  所谓正史,往往是官史,不过是一些畸形枯骨架子而已,能有中华民族的多少血肉?东南亚某国家到中国觅宗,最后确定他们皇室祖宗在我国的就是某氏宗族家谱。足见宗谱已成为海外华人寻祖觅根的可靠依据。不然,那么涉及到国际问题的严肃认祖,没有确凿的史料是绝对不行的。续修宗谱工作之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说宗谱之重要,绝不认为宗谱就是十全十美的东西。宗谱也有其局限性,但多是很真实的。诚然,在一个官本位之风盛行的国度里,修谱也难免受些影响,也会有人往往想找些大官来装璜族面,不惜牵强附会。国家是需要有官来管理的,族人中有人参加管理国家大事有何不好?但谱中所收录的官职,必须有依有据,千万不能错认祖宗,更不能乱认祖宗。倘有乱认、错认,就是一种不孝,一种耻辱,将愧对列祖列宗。修谱是在写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拉大旗作虎皮。
  姓氏如何形成?那是姓氏学家们去抠髓之事,与修谱人关系不大,当然,若能有依有据地记入宗谱,也算一种知识表现,没有,也不影响宗谱的性质。姓什么,无非是一个符号或曰代号而已,有何值得炫耀?我们只要把自己能搜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将本族人的来龙去脉理个大体清楚,就算一大贡献了,要想绝对理清是不可能的,也没有那个必要。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姓氏观念在逐渐淡漠,人员也在不断交流,不断融合,完全依父定姓的时代逐渐过去。从父从母姓的风气也在兴起。若干年后,谁是某姓的嫡系子孙,也很难确定,只好是认姓就认谱了。好在我们现在修谱,尚未受到“乱姓”的什么影响,谱中所录,皆我高氏子孙无疑,值得庆幸;以后的,我们可不去管他,其实也管不了啦!
  族人令我作此谱序,我心悦诚服。作为高氏子孙一员,这是我千应万该所尽之责任。也许有人认为:因为我系咱高姓本支系中第一个正式评聘为记者,又是第一个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的正式作家的所谓文人,才得以撰写谱序。记者、作家是真的,但与众多族人相比,只不过我先获得那个正规手续而已。其实,族人中比我文化知识高、写作能力强的人多得很,只不过按宗族辈分我稍高一些。然而,后来居上,一代胜过一代,那才是我宗族人才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诚然,其他姓氏也有请我为他们写宗谱序言的,那只是想借我的名而已。在我本姓人中,我是个普普通通的文化人,比我强的多,将会有更多人强过我,但我也不是没有作为的。退休前发表几百万字的作品不说,退休后旅居深圳这个国际性的都市里,能在3000多名研究生上岗和专家、学者、教授如林的南山区立足,且能受请到一个单位主持文字工作,还受聘为一家报社的专栏作家,自立于高级知识分子之林,总算没有给族人丢睑,也感谢列祖列宗的庇荫。我能冲破某些框框套套,超越某些陈规陋习来写此序,也感谢列祖列宗遗传下来的独立自强基因。
  作序,也可将谱书的内容提炼概括,扼要介绍一下,抑或将修谱者的辛劳记录一番。可这两方面我都没有做到。因我暂居外地,起草此文时尚未拜读过宗谱稿本,也未参加过修谱工作,在这里只有检讨的份,哪还能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故我希望修谱的族人们能写个内容概要和后记,以弥补我之不足,拜托啦!
  用什么来结束此序呢?余以为:咱高氏作为伟大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尊老爱幼、团结和睦、互敬互爱、互相帮助、遵纪守法、勤俭持家、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以及开源节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等时代精神,都应记住,且将其发扬光大。希我族人珍视。
  明兴公十一代孙高致贤敬撰
  公元2003年季春于深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0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七
如何写好寻根信?
高致贤
  在宗亲群、网上,我随时收到或看到一些寻根信息,可多数让人难以提供帮助。原因是信息写得太简单。例如:有一位[匿名]新浪网友对我的博文《高姓祖宗溯源第一至第九十六世》的评论中发问:“我现在只知道我的老祖从大方一个叫瓦厂田的地方把我的爷爷和姑奶用箩筐担到息烽。现在不知道那个地方还有没有人可以问”?
  读完此信,感概良多:祖先迁徙之原因,多于兵燹、灾荒,于兵荒马乱中流离失所,生命尚且难保,哪还顾得着家谱?加之“五.四”以来,传统文化受到许多不应有的冲击,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很难得保存下来的一点点家谱也被付之一炬。而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国家提倡修谱,百姓也想寻根,可是,能够提供老谱信息的很少......
  我认真从上述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有效信息只有:这位[匿名]新浪网友可能姓高,其老祖从大方一个叫瓦厂田的地方把他的爷爷和姑奶用箩筐担到息烽,从他的老祖到他才4代人,而且他的曾祖是用箩筐把他的爷爷和姑奶担到息烽的。就是说,他们从大方迁出去才3代人,不过60来年,当地80左右岁的人还可记得。所以,我回复说:“这在大方可以问到”。
  但是,仅仅凭他已提供的上述信息是完全不够的。譬如:大方有个瓦厂塘,那里也有高姓人家,但是瓦厂田这个小地名就得现找。所以,还需要补充:瓦厂田周边的地名,或离家时经过哪些地方?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他老祖公、爷爷、姑奶的名字和出生地和出生年。上述这些条件,想来他应该知道一些,至少可以打访到一些,这就要尽量提供清楚,让别人好回忆。
  还有,你既然有求于宗亲帮助寻根,就就应该把自己的实名、身份和地址等基本情况告诉对方,取得对方信任。另外,在圈友外发评论,网络只允许用匿名时,你也要在评论内容中写下地址与实名,让对方知道,便于联系。
  看了不少信息,我感到有很多,并不是作者不想告诉别人,而是作者缺乏社会经验,以为自己知道的,读者也知道。民间有言:“一个人藏得好,十个人找不到”。你知道的东西,别人未必知道。故尔写寻根信息时,除了历史沿革、字辈等主要内容外,还要尽量将人名、地名、时间、地点等关键内容写清楚。人名还可以包括乳名、绰号、字;地名包括新、旧地名;在县城何方?离县城多远等等,让人一目了然。收效会更好。写封求职信也要自己的情况介绍清楚,何况寻根信?
2012.6.9、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2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八
走出寻根问祖的误区
高致贤
  在时下的寻根认祖热潮中,出现了一个误区,就是仅仅凭本支系的字辈去衡量全姓人。关键在于缺乏宗族历史知识。
  曾记否,在那极左路线时期,人们不敢认宗亲,家族历史在青少年头脑中几乎为零。作为教师的我,也只是小时候从父兄口里知道我们高家是姜子牙之后裔,不能与姜家人结婚;我们从江西迁贵州的祖人是高明兴;我们的字辈是“应登世玉文......”等40个字。这便是我到60岁以前所知的宗族知识。且还不知道这字辈只是明兴公支系在贵州新启订的。于是就自己知道的那个小小范围里,用自己知道的这个字辈作为寻根认宗的唯一准则。这种根只能寻到明兴公那里。我多次以此标准在省外高姓和明兴公之后省外迁到贵州的高姓中去寻亲支,均无效果。
  通过学习,我方知字辈源于宋朝,兴于明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兵燹、灾荒等多种历史原因,人类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大逃亡、大迁徙,同一个祖先的后裔,天各一方,分为许多支系,互相不知情况,无不像我们明兴支系这样各自另取字辈。而今许多人,尤其是许许多多的中青少年和我以前一样,以为自己知道的字辈就是全姓人统一用的字辈,便以自己知道的字辈为依据去寻根,这最多只能寻到自己取字辈的这一支系的根。
  在同姓人中寻访亲支,字辈是一种常用的依据,但在寻根问祖中仅仅限于自己知道的亲支的字辈,那就会陷入误区。
为什么说在寻根问祖中仅仅使用自己知道的亲支的字辈会陷入误区呢?须知,现在一个姓氏中已有很多很多支系字辈;人们拟订字辈都选好字眼,所以,用于字辈中的字就有不少相同的,不同姓氏的字辈中也有不少相同的字,同一姓氏里不同的支系的字辈中更有相同的字,甚至在不同支系的字辈中有几个相同的字,还有几个相同的字辈连在一起的,但那也许只是一种偶合,并不一定是同一支系的字辈,也不一定是亲支。可是,有的人因为某些不同支系的字辈中有某一字或某几字相同,就有意无意地认定是同一支系。还有借此欺骗宗亲的。所以,寻根千万不要误入这个误区,要多方考证才能寻到总根。
就以我们高姓来说,先祖为炎帝,因住姜水而姓姜。炎帝17世孙姜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姜太公已是炎帝的54代孙了。传到太公的8世(一说6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公子高之孙取名高傒,才正式姓高。这已是炎帝的第64代孙了。这64代人绝不会是单传,其间不知繁衍了多少人口,分散居住在多少地域,修订了多少支字辈,你还能用本支系的字辈去寻到全族人的根吗?
再从我们高姓使用字辈的历史来看:宋 赵匡胤开始用字行(辈)来命名子孙之后。由于高琼功绩显赫,宋真宗赵恒特地赐予他“继遵士公世之子不彦善克守乃可久汝必由良师”20字,作为排行字辈之用。可见从高傒到高琼之间的各代人是没有字辈的。迄今又经过了一千多年,高姓人又繁衍了多少子孙分散到世界各地,又重新修谱,新建了多少支系字辈?还有由他姓收养而三代还宗等等原因不知本姓以前的字辈了,另改字辈的很普遍。如果再以某支系的字辈去寻根,已经很不现实了。那么,没有统一字辈怎样寻根呢?确切地说,寻根就得从认亲支开始,上溯到分支!如我们目前只认识到我们的入赣始祖高崇文,凡属崇文公分支,不管字辈合不合都是亲支。再由崇文公上溯到高傒,从高傒再上溯就可寻到总根。从姜太公到现在,已经有百余代人了,史书中各个姓氏的世系表的人名,也不全是某人的直系后裔,有的只是代表那一代人。只有从自己开始,一代又一代地上溯自己的姓氏源流,那也只能是姓氏总根,具体到某支系可靠的根,只能寻到某地始迁祖那里。
  作为一个姓氏的寻根访支,仅仅站在一个县、一个市的范围内不行,一个省的范围内也不行,必须胸怀全国,放眼世界。寻根不容易,即使有《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那世系表不过是修谱的一种模式,不能作为某个支谱上溯的根据。
2011.6.8.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根要注意地域名称的变化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九

高致贤
  寻根多从家谱中寻找线索,即是:某祖人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迁移到什么地方。而后,去人或去信到祖人迁出的地方寻根。可是,到了那里,往往又找不到祖人迁出的那个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多是因为地名发生了变化,你去的当时,当地已经找不到老谱书写的那个地名了。是不是谱书上写错了?一般不会写错。绝大多数是地名发生了变化,地是那片地,名却不是那个名了。比如,谱书上写的大树脚,现在却变成了红旗村等等等等。
  须知,地名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谱书上写的是祖人迁出时的地名,距你去寻根时已经若干年了,地名不知改变了多少次,再去找原来的地名,无异于刻舟求剑。就我们亲历的文化大革命第一年,地名也变化无常。
  谱书上的地名前,都冠以行政区域名,比如某某县、某某乡之类。而行政区域名也是在变化的。就我所知的西康省、察哈尔省不在了,海南省、三沙市出来了。地区、县、乡、村等行政区域名称更是变化多端。这样笼统说来不好理解,让我们从我知道我家乡的地名变化来看看吧——
  我家乡现在的地名叫大方县核桃民族乡中坝村中坝村民组。可是,民国以前叫大定县义渐里二甲中坝田;民国时期叫大定县达溪乡高枧保,中坝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叫大定县达溪区高枧乡中坝村中坝田;1958年大定县恢复为大方县,乡村名不变;大跃进时期叫达溪公社高枧管理区中坝大队中坝生产队;大跃进之后又叫高枧公社中坝大队中坝生产队;1980年代中期还原为大方县达溪区高枧乡中坝村中坝村民组; 撤区并乡后改为现名。
  不厌其烦写上这些,旨在说明一个小地名也变化多端,全国比这变化更快更多的地名多得很。所以,我们去寻根时,一定不要被现在的地名挡住了寻根之路,要想法找到当地的《地名志》查阅你的谱书上记载那个时期的老地名。也不要忘記访问当地的老文化人。
如果不懂得地名变化,只是按谱书上记载的那个地名去找,往往是耗资费时,无功而返。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2012.12.16.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谱需要注明一人多名的问题 关于寻根问祖的杂谈21则之十
高致贤
  修谱,按照宗族字辈写进入谱者的名字,叫做族谱名。所谓族谱名,就是姓+字辈+名。例如我的高致贤,高是姓,致是字辈,贤是名,也有将字辈放在最后一个字的。这已成为传统习惯,无可厚非。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这种修谱只用族谱名的习惯渐渐成为寻根问祖的瓶颈,会给后人带来许多不便。
  不知什么原因、何时兴起谱书上只用族谱名?我不知道。但是,为了硬套“姓+字辈+名”这个格式的族谱名入谱,不少人上了谱书就更改了名字。比如我的两个儿子:高俊、高杰。他们的户籍名、档案名都是这个。可是为了适合谱书需要,他们的名字就变成了高俊宗、高杰宗(当地有将字辈放在姓名后面的习惯)。猛然一看,连我都不知他们是谁了!
  又如我的堂伯父发元公,所生我的三个堂哥,与我家同村,我从小看他们到老,在一个地方生活三四十年,只知道大哥叫高汉清,三哥叫高树轩,幺哥叫高汉文。人们都一直这样称呼他们;他们的这个名字也上了户口本。可是,当我查阅2005年才修成的族谱之时,却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谱书上为什么没有他们的名字?是不是他们漏谱了?不是。而是他们的名字都换成了族谱名,分别为:致君、致祥、致昌。他们常用的户籍名反而没有了。而且他们用的族谱名,与当地族人中其他人常用的户籍名又是相同的,眼前出现了“真假美猴王”,我好不容易才从他们后代的名字反推上去确认他们。我与他们在同一地方、同一时代、生活了几十年,从谱书上找他们的名字都这样困难,如果换成后来的外地人来查阅谱书寻找他们,不更是难于上青天,甚至于找不到他们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很多人用单名,户籍名中都没有嵌上字辈;修谱时在他们名字中嵌上字辈(例如前文中提到我的两个儿子)。如果谱书上不注明他们的户籍名的话。那就成了另外一个人。这就会给查阅谱书的人造成很大困难。
  那么,如何在修谱中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以为:如果户籍名与族谱名不相符的,就要在族谱名的后面注明户籍名。
  在国家实施户籍管理的今天,修谱加上户籍名,寻根问祖遇到困难时,还可以到当地户籍管理部门去咨询,何乐不为?
  另外,还有像鲁迅、老舍、巴金、莫言等等社会知名人士,他们知名度很高的“名”,既不是他们的族谱名,又不是他们的户籍名,而是他们常用的笔名。如果只写周树人、舒庆春、李尧棠、管谟业,不加注他们的笔名的话,不说普通老百姓,就是一般读者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哩。所以,修谱之中,在族谱名与户籍名、社会常用名不相符的时候,要用括号在族谱名后加注户籍名和社会常用名。
  井蛙之见,未必正确,敬希读友批评指正!
2012.11.9.于深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3-29 18:58 , Processed in 0.051176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