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855|回复: 11

[散文] 老友忆当年: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友忆当年: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一
高致贤
此续编共12节,今日开始,陆续连载。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以评论等各种方式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有意义而又具体生动就行。

     贵州老高 : 高宾发明 + 修谱 : 媒体介入当事人无法把握方向,会产生很多歧义和麻烦,就像在家里啦家常,不适合直播!
   贵州老高 回复 高宾发明 + 修谱 : 是这样,我们拒绝采访了
   高有德 : 很好 希望你们写下去 聊下去,享受乐趣
   贵州老高 回复 高有德 : 我再与叶美玲女士商量,约她再回忆。
   簸箕大侠 : 谈话寥寥数语,娓娓而谈,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时代特征。美中不足的是只有13节,期盼着更多具有时代气息文章!
   贵州老高 回复 簸箕大侠 : 先告一段落,我们再考虑,约请叶美玲女士再回忆。
叶美玲 :网友热情很高呀。
贵州老高 :这是网友们的心情,其中的高有德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你看一下,可不可以继续聊一些上个世纪具有生活味的“小事”?
叶美玲 :我把您的“苦乐人生”仔细读了两遍,写的真好,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轨迹也各不一样,您真是精彩的人生,经历了各种考验,让我佩服!

贵州老高 :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部很精彩的作品,只是不少人没有或者是不想把它记录下来。
叶美玲 :好吧,在没有与您接触前,从来没想过要写文章,因为深感自己文化底蕴不足,写出来也没有吸引力,更没有想过在网络上发表,现在看到网友的留言,对我是一种鼓励,我在回忆之中,想好后发给您。主要是高老师的知名度,吸引了很多读者。
贵州老高 :好的,如何写好?我还是那句话:最能感动读者的是事实。我有一篇叫《真话的胜利》的拙文就是从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叶美玲 :好的。谢谢高老师。
贵州老高 :不客气,多交流。
叶美玲:应高老师和网友的邀请,我继续回忆大方生活片段,这次,有些不知该如何下笔,唯恐让网友失望,写的不好,请原谅!
在大方生活的几年,可以说在我的记忆里除了60年那时全国闹灾荒以外,是最清苦的日子,也没有任何文艺活动,晚间就是与晓林一起分配来的大学生交流最多,那天听说分配到气象站的大学生到古打大队驱逐冰雹成功,晚上到他家玩耍,顺便了解古打情况。
大方的夏天冰雹很厉害,对农作物伤害极大,为保证丰收,大队请气象站大学生做这个技术工作,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驱逐冰雹过程,这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有很大关系,那些术语我也不太懂,最后是成功了,大队非常感谢他,送给他三罐子油作为奖励,那油就在地上放着,油,稀缺物品,你可以找人帮你买大米,但是食用油真是买不到,当时看到那油的感觉真比黄金还珍贵,我家那时的情况,早就没有炒菜的油了,我们把坛子砸了,用菜在坛壁上抹,然后放进锅里炖,所以我当时就想从他家匀一罐子油,那个心情很难叙述准确,他讲到油时,我们俩的眼睛不约而同瞄向同一个地方,怎么开口呢?看看他家的情况,爱人也是知青,还没有工作,在街上靠卖菜填补家用,身边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家里也是一贫如洗,床,桌子,凳子都很少,我只能坐在床上,最值钱,最实用的就是那三罐子油,其中一罐已经开启,心里纠结,这是我在别人家里看到最多的油罐,也是能买到油的非常好的机会,把他家上下打量一番,就感觉他家的情况还不如我家,优势就是那三罐子油,他们比我们更需要,哎呦,话到嘴边就是开不了口,带着那样一种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他家。
这件事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90年代在北京单位经常发油,还有人送,我家最多时有15桶油,每桶10斤,150斤油,与那个年代相比,天上地下的感觉。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经济极为落后,物资匮乏,记得那时候全国上下老百姓都没有什么钱,有钱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全国各地都实行凭票供应,每次回北京都是妈妈给我们买肥肉炼成猪油带回大方,城里人如此,农村老乡就更苦了,74年6月,晓林陪我回北京生孩子,那时在贵阳没有直通北京的火车,我们先到成都,住成都火车站宾馆,因我有孕在身,图个上车方便,那日在火车站附近街道闲逛,突然发现有一个老乡在街道旁卖竹椅子,那椅子做的可真好,还带靠背呢,我们拿在手里,放在地上,摇了摇,纹丝不动,手工非常好,我们决定买两把带回家给父母,价钱砍不下来,5元钱两把,刚把钱给了老乡,2个工商的来了,上来就抢椅子,老乡背着椅子向马路对面跑去,工商的人手里拿着我们买的椅子在他后面追,晓林又去追工商的人,他们4个人很快没了踪影,等我穿过马路看到对面都是小巷子,我挨个巷子查看,最终看到晓林在与工商的2个人讨要我们的椅子,那个农民已不知去向,我们告知已经付了钱,工商的人把我们训了一顿,说以后不要在买私人制作物品,这是在搞资本主义,椅子是要回来了,其中一把椅子在靠背上面的横梁被抢坏了少了一块,心里那个恨呀,那两把被称为资本主义道路下制作的椅子被我们带回了北京,邻居来家里看到竹椅子就会奇怪的问新买的怎么就坏了呢,每次妈妈都要讲一遍这个故事,那个时候,农民想挣个钱多么不容易!
(待续)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二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贵州老高:你在气象站的朋友是不是李慎典?
如果我们不写出来,现在的年轻人是很难想象的。我们记录的虽然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恰恰是被大历史忘记的珍宝。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读者喜欢。
叶美玲:是李慎典,您也知道他?他爱人姓肖。
贵州老高:我与当时外来的大学生绝多数有过联系。有些还很熟悉。
叶美玲 :他是湖南人,他现在还在大方吗

贵州老高  :他早就走了,那时的赵春福,劉镜卿、潘太全、杨天时、张万明、平其伦、张诚、朱七斤、蔡六斤、边方薇、陈德山、罗职祥、陈光胜和鲍如雪等等一批大学生我都还有较深的印象,当然还有你的夫君呀。几十年了,有一些人有印象,但是记不清名字了。他们为大方的建设是做出贡献的,大方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叶美玲 :您认识农机厂的彭学文,蒋道元吗。这两口子是四川人。汪明荃曾经在广播站工作过,您认识吗?
贵州老高  :彭学文,蒋道元不熟,汪明荃很熟。
叶美玲  :哦
叶美玲:在古打大队插队期间,我在磨面机房工作,机房用柴油机发电,用柴油机带动磨面机。柴油机也经常出故障,如冒黑烟,运转不平稳,启动后又停机等等,那时的机器只要能运转就不停止工作,不懂得要保养,除非真动不了了,我就会叫晓林来处理,有一次传动皮带的皮带蜡没有了,王 支书让我到县城去买,从古打徒步走到响水区,再找汽车进县城,到县城已是中午时分,买了皮带蜡,匆匆吃了午饭,就返回古打,时间已错过了每日一班贵阳到毕节的班车,在汽车站我还找小黄帮我找车,那是冬天,大方的冬天下雪凝,路面特别滑,来往车辆很少,车轮上都上铁链子防滑,有一辆拉货的大卡车路径大方到毕节,司机不愿意带人,怕出危险,我听他讲话口音是东北人,和他套老乡关系,说大队急等着用这东西,这样搭上他的车,到了响水天已经黑了,我没有在鲁院长家休息,直接返回古打,老乡的粮食在屋子里拍成了队,开机磨面,王支书发现机房的灯亮了,来看是怎么回事,见到机器已正常运转,非常高兴!他说以为我会在县城过夜,第二天才回来,没想到你心里真惦记老乡的事,问我还没吃饭吧,一会关机到我家吃饭,我一直坚持把老乡最后一份粮食磨完,去支书家吃饭已是晚上9点多了,苞谷饭,酸菜豆汤,吃的好香呀!
       贵州老高 :“苞谷饭,酸菜豆汤,吃的好香”。只有大方农村生活过的人才体会得到。大方的酸菜豆汤特别香。美国报纸转载我的第一篇散文就是《大方酸菜之美》,他们转载时将标题改为《还是大方酸菜美》,用通栏大字标题大半版篇幅登载。大方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之说。
叶美玲;呵呵,说起酸菜豆汤,刚去时,吃不习惯,后来就离不了了,自己家也做酸菜,每顿饭都要吃,那时有一碗油辣子水真是高级!我自己还做过酱豆腐,把豆腐切成小块,放在蒸笼里蒸熟,然后趁热放在铺好稻草的盒子里,盖好,等待长出白毛,放上盐,辣椒面,花椒,大料面,伴好,均匀的撒在豆腐上,放在坛子里封存,大概10天半月就可以吃了,现在还很回味那个味道!
       贵州老高 :大方做酸菜不用盐,比深圳的盐酸菜好吃。你说的酱豆腐,我们叫它霉豆腐,市场上叫豆腐乳。很好吃。
叶美玲:本人还成功的做了一坛子松花蛋,好像是王丽玲教我做的:用白面做成浆糊要稍微稀点,石灰,碱面,少量盐,与浆糊伴在一起,鸭蛋洗净,每个鸭蛋放2片松枝,在浆糊里面滚一下,松枝就包在里面了,放在坛子里封存一个月,他的原理就是用碱面,石灰把鸭蛋烧熟了,当你打开松花蛋,每个蛋面都有松枝的图案,而且是双面的,摆在盘子里犹如工艺品一样晶莹剔透,美丽,耐看!
贵州老高:王丽玲是不是老家在瓢井的那个?松花蛋,我们当地叫皮蛋。瓢井的皮蛋很有名。当时县城里的人去瓢井,差不多都要买皮蛋。
叶美玲:她老家在哪我不知道,她那时在交通局工作,我们关系很好。您说的对,大方就是叫皮蛋,我想起来了。
     贵州老高:对,就是她,她是我的亲戚,是晚辈。
叶美玲 :亲戚?她爱人陈亮华,在检察院工作,是她吗
    贵州老高 :对,就是她。现在她退休住在贵阳。
叶美玲 :那就对了,我前几日和丽玲通了电话。
想起在大方带着孩子东奔西跑工作的日子,就会自然想到现在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为了工作能舍掉一切,特别是那个年代工作比命都重要,在工厂实行承包制的艰难岁月,那次我带着2岁多的儿子在城关小学校干活,拆房子!到了学校,孩子就让他自己在操场玩,我去接受任务,男同志都上房揭瓦,女同志在下面接着,因为要二次利用,没有缺损的瓦片整齐码列好,很粗的房梁两个人抬,稍微细的一个人扛,搬运到指定地点,一个人抬不起来,要有人帮忙放在你肩上,当我肩扛一根圆木走到操场时,突然发现孩子不见了,学校的学生由老师带着在做操,我四周环顾了一下没有看到孩子,心里一下着急起来,咣当把木头摔在地上,不顾一切的呼喊着孩子的名字,突然我的声音停止了,我发现孩子站在学生队伍的最前面,跟着老师在做操,个头显然矮了一截,做的非常认真,老师,学生,班主任谁都没有撵他走,我站在那里看着他和学校的学生把操做完,那个镜头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胶片中,如果放在现在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贵州老高 :是的,当时物资匮乏,生活艰苦,工作劳动强度大,但是,人心不乱,社会治安好,所以,一些老年人在回忆过去之时常常留念那时的社会治安。尽管那治安多是人治的结果。
叶美玲 :那时社会治安就是好,我去古打夜黑人少,我自己一人上去一点都不怕。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三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rlong : 不错,我是大方人,在北京工作三十多年了,叶女士写的这些我那时都懂事了,是真实的。谢谢叶女士,也谢谢老高!
贵州老高:贵州老高 回复 erlong : 谢谢老乡,我将此评加入我们的聊忆当中。你能把你的实名告诉我吗?
贵州老高回复 erlong : 好老乡,叶美玲也住在北京,让我转告你,她很想与你联系,能不能把您的联系方式告诉我,我与她还有不少大方往事的交流哩。以后可以告诉你,也欢迎你一起忆聊大方,敬请参与好吗?
叶美玲 :原本不想说这些,或许与大方无关,但却是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话已经几次顶到嗓子眼,想说说家里的事:晓林196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指挥仪专业,理应分配在军工单位,由于父亲受文革冲击,被分配在大方农机厂民用单位,当时大方正在建电厂,很长一段时间被电厂借调组装发电机,1971年被广播站站长调到广播站做技术工作。
74年6月我回北京生孩子,也只能在我家妈妈伺候我月子,公公原是建筑工程师,文革中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知识分子被遣送到山西农村劳动改造,婆婆及10几岁小叔子一同前往,户口由北京户口一下子变成了农村户口,以至于后来小叔子一直与公公有隔阂,处处和他爸爸对着干,那时他年龄太小,不懂事,他的同学朋友都在北京读书,只有他去了农村,心里想不通,临走时晓林家的一张写字台放在我家寄存,他全家走后不久,被街道居委会知道给我妈妈贴了一张大字报,窝藏反革命物品,那是什么世道!后听婆婆讲公公在农村几次想摸电门自杀,都被婆婆及时发现,74年6月公公已经平反,他的户口已经回到北京,但是婆婆和小叔子户口还未落实,也没有房子住(原来住的房子已没收),一家人住在招待所,所以只能在我家做月子了,我的儿子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出生了,那几年精神压力还是很大的。
贵州老高 :这是当时的生活写照,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全国都一样,很有代表性,应该记录下来。
叶美玲 :我们在广播站工作的那段时间,住在广播站3楼,一层正面的房间是李兰平居住,侧面是库房,二层是办公室和播音室,我们住三层,楼上没有自来水,都是从下面挑上去,有一个阶段晓林腿病犯了,北方干燥,大方潮湿,加之以前在大学踢足球伤了韧带,别说挑水了,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自然只有我来完成这项工作了,楼梯很陡,往上每走一个台阶,后面的桶就会碰一下,我只好把水挑到楼梯拐弯处放下,然后两手拎着桶一节一节向上挪,真是很费劲呢!当时的生活状态就是那样,家家如此!有时广播站院里的自来水没有水,就要到招待所那里去挑水,从那挑回来,再弄到楼上,本人也是气喘嘘嘘了,幸好在临汾插队时学会了挑水。
一个人对他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无论是顺利还是曲折都会念念不忘,我就是如此!都说人生就像一场梦,那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今天接到毛道安的电话,告诉我,他帮我找到了广播站老楼的照片以及电影院椅子的照片,我真太高兴了!他说晚上给我传过来,这些照片对我来说太珍贵了,现在虽说还没收到呢,但心里真的很激动,感谢道安!照片记录了历史,岁月珍藏了真诚!
贵州老高 :道安当时就喜欢照相,他后来从事电视摄像就更有条件了,加之他细心收藏,所以,他那里有不少珍贵史料。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四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叶美玲:在大方,每年的端午节有个习俗叫“游百病”,这天每户人家都提前在下午5点之前吃完晚饭,便从各家各户出发,像同一方向行走,一些常年不出门的老人,也由家人搀扶,全城男女老幼倾巢出动,结伴而行,为了一个良好的愿望:未来一年的日子里百病不生,那情景真是壮观!在大方县城北门桥边还有少数民族身着彩装,在那里唱情歌,找朋友,非常热闹。
端午节那天,吃粽子,挂香包自然是少不了的,在大方端午节佩戴香包是极其惯常的习俗,用纸折好粽子的形状,用五色线缠绕,里面放了香粉,(就是当地的中草药吧)系在手臂上,令人不病。
大方的粽子特别好吃,糯米质量好,棕叶香味浓,在北京时,都是妈妈包粽子,因为父母都是江浙人,所以都是包肉粽子,在大方是白米粽子,味道纯正,在广播站工作期间,都是同事送给我们吃,后到农机厂谢瑞英教我学会了包粽子,对于我这个爱吃粽子的人来说受益了!
贵州老高 :这是全县性的,还有端午节县城的草药市场也是一大特色。
叶美玲 :高老师,您有王必伦和汪明荃的联系电话吗?他们都是晓林的朋友,关系很不错呢!
自从看到毛道安发给我的广播站老楼照片,我和晓林就指着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哪间是办公室,哪间是库房,从哪上楼,我们住的房间在画面上看不到,因为是阁楼,中间的房间在房顶有天窗,两头的房间有窗户,谁住哪间屋子都记忆犹新,今天下午和道安夫妇通了电话,罗庆云声音依然那么清脆,不愧是广播员出身,语言那么温馨,充满亲情,真让我感动!电话中,我们回忆当年在广播站的工作,生活,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清晰,说起晓林在坡脚遇翻车一事,庆云也有记忆,他们都看了我和高老师的忆大方,都感觉非常好!还要为我联系当时在广播站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到大方一聚(有的同事在贵阳生活),也希望高老师如有可能也参加聚会,我期盼那个时刻的到来!
贵州老高 :139xxxx5744这是王必伦的妻子李武珍的电话。汪明荃到贵阳汽修厂工作就失去联系了。
贵州老高 :明年暑假我们到大方避暑吧,我每年回去,道安夫妇都请我吃饭,他们这些大方老朋友太热情了,每次回大方都让我万分感动!
叶美玲;时间到了1977年,那时生活有所改善,能够买到肉吃了,那年5月份老二在广播站阁楼(我们说3层楼)出生了!
因为老大是男孩,当时特别想要个女孩,接生的医生是妇幼保健院的潘医生和彭医生,非常顺利,只记得潘医生当时说了一句话,又是个带把的,第二天潘医生来给孩子洗头,洗澡,大人孩子身体非常好。
坐月子自然是晓林来照顾了,那个月子我吃了12只鸡,就和您说说其中一只鸡的故事:如往常一样,杀鸡他先把气管割断,等鸡血彻底空干净,把鸡腿别起来放在地上,再褪鸡毛,可谁想这只断了气管的鸡一下子蹦了起来,在楼道里乱跑,溅的墙上都是血,追了半天才把它控制住,为防再度生事,就把鸡头剁了下来,放在了地上,突然,这只没头的鸡站了起来,顺着楼梯向楼下跑去,3层,2层,1层,跑到了广播站院里,沿着院子周围跑了若干圈才倒在地上,这只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鸡我是没敢吃,满月后,晓林找了石灰把楼道墙粉刷了。。。。。。

叶美玲 :谢谢高老师,明天给他们打电话
贵州老高 :这是不会杀鸡的表现,这种情况我也遭遇过,尤其是杀鸭子更是这样。会杀的人,只要割一个小口,鸡鸭就死了。
叶美玲  :呵呵,工作中,生活中都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
贵州老高  :给李武珍、王必伦打电话,不要忘了代我向他们问好啊。
叶美玲 :恩,一定的,我担心会不接电话,因为现在骗子很多,明天我试试吧。
贵州老高 ;试试看吧,我想他们不会的。你看看我的回忆录中相约20年那一节就知道我与他们的关系了。
叶美玲 :我看了,关系非同一般,他们夫妇到深圳去过年,很好
贵州老高 ;对

叶美玲 ;高老师,今天和李武珍,王必伦通了电话,当时李武珍在外面吃饭,她把宅电告诉我了,这样晓林和必伦通话了,您的问候带到,谢谢高老师!王必伦身体不太好,说是肺心病,并告知汪明荃已走了三年。
贵州老高 :汪明荃的夫人章正婉死了以后,他就调到贵阳去了。人生苦短,欢度晚年啊!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2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五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叶美玲 :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真的很难过。记得在大方那几年,医疗条件不是很好,县里只有一个医院,在街道路旁开了一些私人诊所,有一次孩子病了,我们带着孩子到县医院看了病,一周不见好转,心里着急,就去私人诊所看中医,听说是个老中医,医疗水平还可以,进去后,就给孩子号脉,问病情,然后就到里间屋开药方,左等右等不出来,我就让晓林进去看看,一会他出来了小声告诉我,大夫正翻书呢,我们俩没说别的话,眼光对视了一下,立即达成默契,我背着孩子回家了,晓林给医生留个面子,药方拿回来我们也没有用,这样的庸医居然也能开诊所?又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就是普通的感冒,连个药方都记不住,从此后再不去南门这家诊所了,那个时候还是没经验,有病乱投医,其实孩子回来后,没吃任何药就好了,孩子有一个恢复的过程,家长不能过于着急,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贵州老高 :那时有本事的老中医还在受到限制,唯成份论还没有消除。
叶美玲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贵州老高 :有经验的老中医,都是旧社会过来的,家庭成份都不好,所以不能发挥作用。
叶美玲 :在晓林调走的2年多时间里,正是农机厂实行承包制阶段,所做的工作都是自己没接触过的,对自己的挑战可想而知,所有的困难我都没有和晓林讲,就怕他工作不安心,我们也不是一步调到北京的,走了个“曲线救国”,先调到山西,90年才调回北京,78年晓林通过他姐夫的关系调回山西,在水利局做技术工作,人生地不熟,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稳定自己的岗位,还要找机会适时将我们调回,所以我给他写信都是报喜不报忧,他呢在山西充分显现了基础理论的功底,使自己的知识,技术,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所撰写论文《水库闸门起闭数控装置的原理和设计》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年论文三等优秀学术论文奖,工作得到认可,初步打开局面。
白天带着孩子工作,晚上等孩子睡了,我开始学习,当时的教材是在大方新华书店购买的“许国璋”英语书,最先买了一本上册,背单词,学语法,因为有些基础,还没感觉特难,为了发音更准确,我在广播站买了一台收音机,是芙蓉牌收音机,还是电子管的,很贵,100多块呢,记得还是毛道安给我开的票,为了学习,为了调动,不怕贵,每天在孩子还没起床和夜晚他入睡之后都是我学习的最好时间,学习特别投入,收音机里讲课时间是在晚上9:30,自己感觉很短的时间里进步很快,之后又买了中册和下册,那时我的口袋里总装着一个小册子,比较难记的单词语句,抽空就看看,许国璋英语上中下三本书通读一遍,笔记都记了2大本,上岗做个英语教师,我胸有成竹!憧憬着调回山西结束两地分居,家庭团聚!
贵州老高 ;那时候想调北京,谈何容易?
叶美玲 :工作调动不成,生活还要继续,一天农机厂一个电工找到我,说要承包县里新建楼房的电路系统,让我去找有关领导签合同,说你只要把合同拿下,其他的活你就不要管了,我当时有些犹豫,合同签了,如果出现问题是要负责任的,他仿佛看出了我的担心,说这个活我们保证做好,出了问题不让你负责,我们是本地人,你是外地人,你去签这个合同有许多有利条件,本地很多人都想承包这项工作,领导不愿得罪人,你去吧,说了很多,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在大方工作了这么多年,出于对大方人绝对的信任,为了自己,为了同事我答应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揽这个活。
白天还要做自己手头的工作,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去找领导,我把孩子哄睡觉后,去了南门陈局长家,介绍了自己及最近农机厂状况,局长看着我半信半疑,对我能承包做好这个工作持怀疑态度,我一再声明并不是我一个人做这个工作,有专业人员具体做,第一次去,局长没答应,第二次去时,我带着准备好的合同副本以及我们想到的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2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化解了领导的疑惑,第三次去正式签合同,这是我第一次以承包人的身份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可以说具体工作我基本没参与,只是到最后参加了各个房间的灯线开关的装置工作,最终检验合格,心里这块石头落了地。
在大方做的这些工作,以前也和孩子们讲过,但是没有这次与高老回忆的这么详细,两个儿子也看了我和高老师的忆聊大方,他们这一代人也许不理解作为妈妈为什么要去做那么沉重的体力活,例如做椅子,拆房子这类的工作,还问我爸爸给我们的钱够我们生活吗?我回答他当然够,时代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子很多人宁可不工作,也不会去做那些苦活,我们那个年代把工作看的比命都重要,这个形容一点都不夸张,特别还是在国营单位工作,心里还有一份自豪呢!我们那个年龄,正在做着各种超越我们能力之外的事情,有欢笑,有痛苦,更多的是无奈!时代使然,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路,走过去了也就变成了风景。
贵州老高  :我们当地民间说:老人不摆古,小人失了谱。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以后的人们就不会知道那时的真实历史了。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4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六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叶美玲 :高老师,您最近很忙吗?我的大方忆已接近尾声,不知我们的对话您是怎样安排的?还需要些什么,请指教。
现在进入农历腊月了,此时大方的百姓要开始磕面为做汤圆做准备了,大方不叫汤圆,叫汤巴,包出来的形状如三角形,里面的馅是酥麻,非常香,我非常喜欢吃,离开大方30多年了,还很回味那个香甜可口的味道,质地细腻,下锅后不用猛火,也不用瓢在锅底搅动,汤巴自然漂浮水面即可食用,如今馅的种类可能是多种多样了,但我依然钟情于酥麻的味道,他的糯软爽滑,酥麻的那种香气在北京是找不到的。
在上次调动失败后,晓林的姐夫又为我联系到一个工作单位,到纺织厂做纺织女工,写信问我,我同意去,可是晓林不同意,他说已经这样了,还是要找适合你做的工作,这样一直到1980年年底,终于找到了接收我的单位,在技工学校做会计,1981年年初晓林来大方接我们到山西,至此结束了在大方9年的生活。
贵州老高 :我已经安排在今年分节发表,明天开始发表今年的第一节。已经编了好几节,慢慢发表,你不要忙于结束,慢慢回忆,想到就写,不论长短都行。大方的汤粑馅子有多种,比如玫瑰糖、富油等等,都值得一写。
叶美玲 :我的工作生涯分为4个阶段:知青生活1968年至1972年;大方阶段1972年至1981年;山西阶段1981年至1990年;北京阶段1990年至2006年,知青生活对每个人,每个家庭触动极深,是我们一生难以忘记的,除此之外,就是在大方生活的九年,或许经历的事太多,或许帮助我的人太多,那种想念,那种喜欢,那种爱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融入到血液中,那种感觉别人是体会不到的,所以高老师约我回忆在大方生活的点滴,我欣然同意,任何人的青春,无论在何种处境中,不可能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但是我努力了,我得到了,我拥有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没有虚度青春。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对于自己的制胜绝招是这样说的:“细节处才有真正的事实,我不认为我是不聪明的,但是我不认为聪明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是聪明的人做笨的活,最后你才会有智慧”我赞成他的说法,在大方的九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自信,这对于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苦活,累活也是要有悟性的,否则活没干好,还伤了自己,有时用的是巧劲,做各种活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动手,动脑,坚强的性格就是在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呵呵,高老师,我在大方时,当时就是酥麻一种馅。
知青生活我不想写了,全国上山下乡知青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的北京知青更多,这方面的文章也很多,大同小异的就不重复了,如感兴趣,可以继续回忆后两个阶段的生活。
贵州老高 :大而空的文字,人们已经看厌了,真实的生活细节才能感动读者。我以为有意义的生活都可以聊。我可以选择发表,你说是吗?
贵州老高  :我已经把大标题给我老友共忆了。
叶美玲 :好的,我的生活与我的同学相比是属于经历复杂,道路坎坷,承受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前两天插队同学聚会,相互叙说了这些年个人的经历,每个人都不一样,我就把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回忆一下吧,构思好了,写了就给您发过去。如有忆到大方的片段请您按顺序排到前面。
贵州老高 :好的,期盼佳作。
叶美玲 :在大方生活的老人们对70年代的生活应该有深刻印象,那时肥皂供应紧张,市场上没有洗发水卖,洗头发都是用皂角,皂角是一种植物,干皂角形状如干豆荚,是一种传统古老的洗发用品,它没有任何化学物质,是纯天然的,无负作用,泡沫较少,容易清洗干净。
洗发方法:取皂角2-3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慢慢熬煮,再过滤渣滓,晾到合适的温度,把头发浸到皂角水里揉洗头发,洗后头发具有乌发去油的功效,看上去油黑发亮,摸一下还特别柔软,是一种纯天然的洗发用品,不知现在市场还有没有卖的,春天回大方还想买些带回北京。
在大方民间有句俗语:“叫花子玩鹦哥,苦中求乐”用大方本地口音说出来,更有一番韵味,虽是对极穷之人的嘲笑,仔细品味,也是对身处困境,逆境中生活的我们对工作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顺境可用来发展事业,逆境可用来磨练人的意志。
贵州老高 :那皂角是比化学合成的如何洗发剂都好的洗涤剂,以前在大方农村皂角不只是用于洗发,洗衣物等等都用。我家有两株大皂角树,村里人都去皂角用。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七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叶美玲 :在之前大方忆第九集中谈到我在山西临汾插队之事,我接着叙述,那次煤气中毒以后,房东就不让我们再生火了,说以后再发生这事我们付不了责任,所以晚上睡觉特别冷,就怕钻被窝那感觉真是透心凉,我们从北京来时每人只带了一个褥子,一床被子,晚间睡觉时穿着秋衣,秋裤,再把棉衣,棉裤都压在被子上,也不暖和,他家的大水缸能装九挑水,每天出工回来我们都把他家水缸挑满,第一次去挑水,我们4个人一起去的,水井很深,用辘辘把桶放下去,要手扶着辘辘慢慢的往下放,我们也不知道,在家里都是用自来水,把桶拴到绳子上后,咕咚咕咚就把桶放下去了,因为速度太快,桶底漏了,回去没法交代呀,我们用从家里带来的钱买了新水桶,最糟糕的是无法洗澡,开始在他家火上烧水,房东特别不满意,因为要用他家的柴火,后来居然把柴火放在他们房间门口怕我们用,无奈我们只好用脸盆在阳光下晒水,总比直接从井里直接打上的水要暖些,轮流洗,今天你,明天我,好在那时年轻,现在有的同学落下了腰疼的毛病。真不知他家是怎么用水的,每天收工回来水缸里都没有水,在大方古打插队那里的老乡对我太好了,有明显的反差。据说房东大爷是从太原兵工厂退休的厂长,可我们怎么从他身上没看到一点厂长的影子,书记认为他家背景好,才把我们安排到这里的。
再说说他家养的一只大公鸡和两只鹅,真真正正是看家的动物,只要有生人进院,大公鸡就飞起来跳在你肩头啄你的脸,那两只鹅满院追你,真不知怎么训练的,比狗厉害多了,我们同学都不敢来找我们玩,可怕呢!很长的时间那只公鸡和两只鹅也没把我们当熟人对待,最后村支书给我们调换了住家,一年后知青安置费下拨,在村里给知青盖了窑洞。
在大方住久了,慢慢的就学会了大方话,当然说的不是很标准,晓林比我说的好,那年我跟本地人学会了一首小歌谣:乡头姑娘进城来,粗布袜子水草鞋,麻布口袋背少午,荞粑粑从口袋中滚出来,回北京探亲用大方话讲给他们听,他们不知道在说什么,这大概说的是乡下姑娘进城卖菜带的午后的饭吧,我是这么理解的,高老师我说的对吗?
贵州老高  :除了那歌谣中的少午在普通话中叫晌午以外,还有水草鞋他们没有见过,其它都应该看得懂。这就是说,乡下姑嬢穿的是粗布袜子水草鞋,带的午饭是麻布口袋背荞粑粑,说明乡下人穷。其实,荞粑粑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叶美玲 :呵呵,主要是说大方话他们听不懂。
有一次,晓林到古打大队来看我,买了几斤牛肉,因为我那里没有切菜的案板,就到隔壁邻居家去借,走了好几家都没有借到,每到一家,他们都会问借案板做什么用,我说切牛肉,人家都会说家里没有案板,我好生奇怪,平日里老乡对我可好了,今日怎么连块案板都舍不得让用呢?无奈我去找王支书,书记告诉我,村里绝大多数人都不吃牛肉,我家也不吃,你借不到案板,就拿我家的去用吧,知道这个情况后,我没有再去借,晓林到响水区找人做了个案板,当地老乡吃不惯牛肉的味道,就如同很多北方人吃不惯大方的扎尔根一样,各地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在山西农村我插队的地方,那里的农民就不吃鱼。
那时大方农村的牛肉卖的非常便宜,听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杀牛的,这牛是在悬崖上掉下来摔死的,本地人不喜欢吃,说是腥臭的,所以卖的便宜,当时也就2至3毛一斤,在县城里,只有北门一家卖熟牛肉的,称为牛肉西施,做的味道很香,我们经常去光顾。
在大方那个小县城,有些话说出来是很含蓄的,那个年代生活清苦,晓林到乡下去修机器,回来后,同事会问他老乡招待你吃肉了没有,他们问的没有那样直白,这样问:腊肉系系断了没的?在那里生活的人就会知晓腊肉做好后用小麻绳穿起吊在房梁上,这种问话真的很有意思,浓浓的本地乡情语言,透露那样一种不为人知的文化氛围。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为何不吃牛肉?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八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贵州老高:那时人们不吃牛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耕牛有深厚的感情。一般牛死了就埋葬。大方派工作队到毕节杨家湾搞四清,那里有牛摔岩死了,工作队的司务长去卖牛肉,人家不收钱,只好作为纪侓要求,象征性的开5分钱1斤。
叶美玲  :哦,是这样啊,我还真的不知道。
贵州老高:耕牛是农民的命根子。
叶美玲:再说说大方人对量词的运用,通常我们说我买了一条鱼,大方人说我买了一尾鱼,,鱼类的尾是其特有的,所以用尾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一尾鱼是书面话,因为鱼的量词是尾,只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这样用,由此看来,大方人的讲话还是很文气的。
贵州老高 :大方民间语言的确很有文气。我有个堂三嫂世代文盲,六七十岁,她讲拈一筷子菜,叫拈一著菜。说的茅厕、畜牲、星宿等是标准的普通话,读书人反而读错了。
叶美玲: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继续,生活远没有写文章这样轻松,一家四口人在三个地方生活,在晓林刚调走的那段日子,我在农机厂化油器车间工作,不能带孩子上班,因为孩子太小,1岁多点,就把他送到奶奶家,奶奶身体不好,又把孩子送到农村亲戚家,四口人分四处生活,我那个想孩子呀,整个人像疯掉了一样,天天夜里睡不着觉,担心孩子在农村会不习惯,会更加想妈妈,想起来,我真不是个称职的妈妈,在孩子最需要呵护的年龄没有陪伴在身边,年老后带孙子孙女,看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妈妈不在身边,孩子没有安全感,深感愧疚,一年后回家探亲把孩子接回大方,想念家里的每一个人,特别盼望家庭团圆日子的到来。
在大方广播站工作期间,有个阶段领导让我学会计,当时是罗庆云兼会计工作,罗庆云带我到财政局看单据,给我讲财政拨款,费用支出所运用的会计科目,学习不到一周,领导就改变了主意,来龙去脉还没搞清楚就停止了,后就是到电厂做出纳工作,也没有具体接触到帐务处理等会计事宜,又是一项新的工作摆在我的面前,之前技校的财务运转都在工厂管理,我去时,技校申请经费单独运转的程序正在审批中,一个工作时间差让我牢牢抓住。
贵州老高 :而今我们已经老了,回首往事,困难处境是难过的,但是,仔细想来,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并非尽是好事,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有志者还是一种好事。
叶美玲 :最初的工作就是在单位与银行间跑手续,等待审批,晓林通过关系帮我借书学习会计原理,没有理论基础,无法进行工作,学习是把握工作机遇的唯一途径,那天接到工厂通知,在榆次市文化宫举办财会人员培训班,工厂出培训费,各单位财会人员自愿报名,真是天助我也!毫不犹豫,即刻报名参加,每周占用工作时间3个半天,周日有时有课,多么好的学习机会,我好兴奋,这个培训班对我今后的路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贵州老高 :机遇常常是给有准备的头脑的。这我相信。
叶美玲:高老师,您说的对,当时大方在上演一部电影电影《闪闪的红星》,看到电影里的潘冬子,那样子特别像我儿子,夜里失眠,流泪,走在街上,听到孩子叫妈妈,目光会不由自主的在人群中寻找,看到那个妈妈把孩子抱起,心好像被刺痛了,转身离去,泪流不止。
贵州老高 :这种母爱是普遍的,但是能够把母爱细节写出来的并不多,你这样把它写出来发表,就会让青少年读者更能体会到母爱。这就是一种社会财富。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还是票证年代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九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叶美玲 :在榆次工作时间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迟到早退都要扣钱的,所以有的会计利用学习的机会逛街是常有的事,文化宫处市中心,热闹非凡,来了报个到人就走了,快下课人才回来,而我和他们不一样,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怎能浪费?学习了会计原理,企业会计经济活动与分析,哲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学期两年,没有毕业证,结束时发的都是结业证。
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讲会计原理的教师,自学成才,获取大专学历,讲课通俗易懂,受益匪浅,技校的审批手续已完成,5月份正式建账,我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效果非常好。
到榆次后,生活有所改善,姐姐家里就有自来水,肉蛋之类还是凭票供应,但有票是可以买到的,就是没房子住,姐姐家住平房,我们住在他家后院自己盖的不足15平米的房子里,房间太小了,就想把老二也放进机关幼儿园,晓林去联系,幼儿园说没有名额,后只有让老大出来,老二进去,老大在81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这个房间平日保持3人居住,不能做饭,很不方便,姐姐家4口人,一间半屋子,也很挤,自然给他家也带来不便,之后我们找单位领导诉说房子情况,工厂当时没有空房,校长让我们搬进一间空教室居住,半年后,工厂给我们分了一间14平米的房间,虽然小,但这是我们的家,一个楼道三家人居住,厕所共享,厨房是单独的,我们把有限的空间合理利用,衣柜,床,饭桌,布置的井井有条,充满温馨。
那年的春天在忙碌中过的很快,没来得及欣赏春天的景色就进入了夏天,宿舍区外一条笔直的街道直通市区,街道两旁的大树搭起了林荫道,周日在没有课的日子里,带着两个孩子到市区玩耍,天空晴朗,心意盎然,幸福快乐写在每个人脸上。
贵州老高 :当时的住房就是那么紧张,当然,房租费也很低。
叶美玲 ;GeorgeZhao:那做操的孩子是我。说实话,大方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几个模糊的片段,例如住的地方的大致格局,县城里的泥泞,以及某个泥泞的拐角处有个简易的面馆。得谢谢俺娘,渐渐地让它清晰了,清晰的不光是一方风物,还有那时清贫却宝贵的生活历练。高老师,这是我二儿子的评论,您今天发的照片是晓林和大儿子的合影。
美玲:叶叶_熙熙妈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很耐人寻味,这是我妹妹的评论。那两把竹椅子我还真有印象。
道安:你让我了解不少。
贵州老高 :你的两个孩子的照片我分不清,反正是他们兄弟俩,不分彼此了。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1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健身也是我们闲聊的内容
一位北京老知青的《大方忆》续编之十二(完)
高致贤
续编按:我与叶美玲女士聊忆大方旧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由于读者们的关心和鼓励,征得叶美玲女士的同意,我们又将继续聊下去,欢迎老年朋友们能够加入忆聊之中,记下那些将会闪光的历史碎片,忆聊的范围主要是大方,但也不局限于大方,只要具体生动就行。
贵州老高  8:13:50胡春雨 :意思很简单,我说的是纯属个人,对你个人的东东,有如我和你,和叶赵二位,纯个人交流的,叙旧的,怀旧的,又不想另外的人知晓的,你收到我们的音像文字,给你个人的,你觉得有点意思,在摆上网络前,问问我们,这就好了。
贵州老高 :请你看看胡春雨的意见,我与你的忆聊可不可以继续发表?

叶美玲  :我感觉如果不涉及个人的,应该还是可以的,在山西的回忆就不要发表了,因为我们的对话都是真实的事,真实的人,恐对当时领导的后代产生影响,对忆大方的后面还有哪些,我这里已经没有底子了,请高老师酌情处理。我们的本意不想伤害任何人,大概有的人如今并不如意,很多事不想公之于众,每个人想法不一,您说呢?
叶美玲  :上篇与胡春雨的对话,依我看无伤大雅,但是他较真了,就不好了,搞得自己心情也不好了,本来忆聊是很轻松的事情,对大方的特殊情感,只要想到了,就随时发送给您,继续保持联系!
贵州老高 :好的,我尊重你的意见。
叶美玲:高老师,从1月份您给网友的留言中看到您和老伴血糖都很高,现在控制的怎么样了,不能忽视呀!平日还应多活动,管住嘴,迈开腿,那里的医生应给个合理调配才好。
贵州老高:前天检测我的8.9;我老伴的7.6;现在服药的。还好,谢谢小妹关心。
叶美玲 :一定坚持吃药呀,血糖还是高呢,现在心血管脑血管是两大杀手,一定注意,尊医嘱,多活动,不可大意,祝身体健康!
2014-02-14
贵州老高:是的,谢谢小妹关心,我每天服药的。您也要注意健康啊。
2014-02-15
叶美玲 :昨日看到您发表文章说到大方一中参与谜语大赛,真不简单,我想起了我在大方时听到的一条谜语您也猜猜看:一边绿,一边红,绿的喜雨,红的喜风,喜风的怕雨,喜雨的怕风(打一字)
贵州老高 :秋,大方灯谜较为普及。我也请你射一虎:并肩干,无日间,莫落后,喜争先。(打四字祝贺语)
叶美玲:开门大吉。
贵州老高 :我看了你的山西回忆部分,对文中提到的人没有什么贬损。我就发了。这样可以吗?
叶美玲 :可以的,谢谢高老师。高老师,这几天很高兴,写了几首小诗,由于才疏学浅,写不出唯美诗句,把我高兴心情与您分享!今晚写的发给您

联想:
这张图片(指丁于章摄的翠竹)
让我想起了
插队古打的时光
那里风景伊人
绿竹幽香
头扎马尾辫的姑娘
移动脚步到水旁
弯腰拿桶舀水
水面倒映姑娘的影像
水桶挑在肩上
行走在竹叶的林荫道上
竹叶的清香追逐着姑娘
一直把她送到磨面机房
高致贤注:本次忆聊到此暂时告一段落,就用美玲的这首诗来结尾,体现我们诗意般的忆聊。美玲4月初回大方看看,一定会引发她的许多美好的回忆,到时候我们再继续忆聊。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4-20 16:29 , Processed in 0.043764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