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曹雪芹旧居 高致贤 趁在中央党校参加全国新闻改革和新闻人才培训班休息之日,情切切,兴匆匆,来到北京香山正白旗村39号旗下老屋:曹雪芹旧居——一幢矮矮的小青瓦房。图片来自网络 步入旧居境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三株古槐:西边两株,枝繁叶茂,昂然挺拔;东边那株“歪脖子”,即是传说中曹雪芹故居“门前古槐歪脖子”的印证;回首东南,即是“小桥流水野芹麻”的现存。 观外景后进展厅—— 第一展室: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保留着当年旗人生活的环境。室内“落地罩”和“排叉”(隔断)上的图案,酷似《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怡红院一段的描写。一案上还放有四个短凳,一边还有几个酒杯,看来,写作之余他还自饮或相邀几友人小酌。 转入第二展室。那是曹老夫子当年写作《红楼梦》的书斋,一块宽不足两尺,长不过两米的木案,便是曹雪芹写书的桌子。桌面仍有光泽。 第三展室中,是一幅布满三面墙壁的大模型——“曹雪芹在西山生活、创作环境”。乾隆书名的“一拳石”,提笔就是《石头记》的命名依据:“黛玉石”不就是林黛玉名字的来历?……“长命百岁”的银链玉牌,大概就是贾宝玉那随身宝贝的原型吧! 第四展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曹雪芹西山题壁诗的残片和他的书籍以及《废艺斋集稿》中《南鹞北鸢考工志》的双钩摹本影印件。 漫步第五展室,曹老夫子“故乡八景”的照片、家谱、地契、碑文拓片,使我仿佛看到了曹氏的当年。 两个多小时,我就泡在这不宽的五间展室之中,目送了几批后来的游客。慢慢对曹雪芹生活、写作环境的体味,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时为1988年孟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