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着的梦呓——阴符老子同契之悟 道贯古今,为天地之根脉;智通天人,乃圣贤之密钥。《阴符经》“天人合发” 之论,揭“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之要;老子“无为顺道”之哲,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之宗。二者同源而异辙,共宗而殊途: 其同者,天人同源、循道不妄;其异者,一主主动合道以成事,一重无为顺道以自守,实乃道家智慧之双璧,千古治身之良箴。 昔姜太公垂钓渭滨,静观星象之流转,默察民心之向背,待文王访贤而“天人合发,万化定基”,辅周伐纣以定九州,此《阴符经》“执天之行”之典范也;庄周濮水垂纶,拒楚王之相位,守濠梁之闲趣,言“曳尾于涂”而全其真,此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之高标也。一者顺势以经世,一者顺道以安身,皆合于大道之旨,同契于自然之理。 观今世之象,古智未衰。科研之士,沉潜实验室,循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之理探未知,待突破之机而“合发”,兴产业以利民生,是《阴符经》治世智慧之今释;都市之人,避尘嚣于尘寰,行“断舍离”以澄心,践“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之教,褪浮躁而守宁静,乃老子修身法门之现形。 古训有云:“顺道者昌,逆道者亡。”今观世事,诚不欺也。企业悖“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之律而急功,终遭淘汰;个人逆“无为而无不为”之旨而强为,必陷困局。故曰:非“合发”之勇不能顺势,非“无为”之心不能守真。 天人合道,非远古之空言,实古今之通义。以“执天之行”之锐而应时变,以“致虚守静”之静而养本真,则行事可成,内心可安。斯智也,穿越千年而熠熠,照亮前路而昭昭,世人循此大道,于浮沉世事中得平衡,于古今交汇中获前行也。 七律——阴符老子同契之吟 道贯乾坤十方悬,天人同契两心牵。 阴符合发乘时动,老子无为顺自然。 渭水垂纶逢主圣,濮滨拒禄守真全。 今人若解循斯理,浮世安身自泰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