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着的梦呓——火木鉴之悟
《阴符经》道:“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此语若镜,照见人间万象:火藏于木,本是生养之德;焰腾焚薪,竟成相克之灾。情欲如野火,初心似嘉木,纵之则燎原,制之可烹茶。 今人处信息沸鼎之中,目眩荧屏之光,耳溺喧嚣之浪,口逐辩讼之快,犹若积薪待燃而不自知矣! 观世相纷纭,莫不暗合此理。昔张英家书云“让他三尺又何妨”,以礼让之火温润邻谊;今人处处争利、职场竞逐,却以寸利为干柴,点燃心火自焚。岂非《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之现代映现?木性本朴,火性本明,然贪嗔一起,则如奸臣乱国,瞬息溃堤。 修养之道,在动静权衡。程序员“数字断食”,效道家“塞兑闭门”之智;学子戒网游而亲典籍,乃行“禽之制在气”之功。盖火非恶木,贵在调和:以清明心为釜,以中庸道为薪,则妄念之焰可化智慧之汤。如曹真人颂言:木为真性火为情,欲火炎时碍性真。惟有圣人修炼得,国无颠险木无焚,诚哉斯言! 炎炎时代,更需抱朴守静。当学祁黄羊“唯公是举”之胸襟,效孔子“两小儿辩日”之谦逊。让三尺而巷阔,退一步则天宽。须知火木相生亦相克,存乎方寸之间:心若莲池,烈焰亦映为朝霞;性若狂涛,星火终涌成劫灰。 鹧鸪天——火木之鉴 火隐青林本自依,焰腾焚木竟成悲。 荧屏炫目神光散,名利萦心气脉衰。 防未兆,慎毫微,静观爻象悟天机。 人间多少燃烧恨,皆是柴薪囤积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