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散文] 《醒着的梦呓—中秋前夜月未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醒着的梦呓—中秋前夜月未圆》
文/尘封

岁次乙巳,序属三秋。玉露初零,金风乍起,万户砧声催月满,一城灯火待宵明。是夜也,月将圆而未圆,光欲盈而尚缺,恰似人间聚散,总在圆满之际,留三分缺憾,酿作千古怅惘。
古贤望月,情思浩渺。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尽隔空相望之缠绵;白居易“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道破羁旅飘零之孤寂。更有李益独步山亭,见“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乐月明中”,虽孤影茕茕,却以诗心叩问天籁。此皆中秋前夜之况味,月未全圆,人已先醉,醉于相思,醉于期许,亦醉于不可得之惘然。
及至近世,中秋之意愈深。鲁迅独居京华,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一纸日记,满篇尽是游子无依之恸;胡适远渡重洋,吟“夜半月从江上过,一江江水变银河”,纵科学新秀,亦难逃乡愁蚀骨。而今视频通话虽可“千里同屏”,然像素再高,终不及儿时母亲手制月饼之温度;朋友圈九宫格盛景,不过是“镜里修图竞九光”之虚热。
团圆二字,少年视为寻常,老来方知珍贵。忆昔椿萱并茂之日,庭院瓜棚下,分食一饼,共话蟾宫;而今高楼独坐,纵有“共识月,共谈天”之科技,奈何“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老病床头,药盏与孤月相对,始悟苏轼“人有悲欢离合”非虚言,而“但愿人长久”实乃痴愿。
今夕何夕?月徘徊于云翳,人辗转于衾枕。或问:团圆之真谛何在?答曰:在张翰莼鲈之思,在杜甫烽火家书,更在寻常巷陌中,一盏为游子虚留的茶,一扇为归人长开的门。心心相应,便是团圆了。

水调歌头——中秋前夜月未圆
桂影扶疏夜,冰魄未全圆。
清光如练,偏照孤枕客衾寒。
忆昔庭前分饼,笑语蟾宫共话,老幼正承欢。
今夕视频里,像素替团圆。
屏中月,鬓边雪,两无言。
东坡词老,犹叹“秋月几回看”。
欲借姮娥灵药,飞向儿时小院,重拾旧杯盘。
却恐广寒寂,不似故人轩。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10-20 12:13 , Processed in 0.043912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