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着的梦呓——止戈为武之悟 烽烟既靖,金瓯重光;干戈载戢,礼乐方张。昔楚庄王邲战凯旋,拒筑京观而申“止戈为武”之训;老子著经警世,谓“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今逢盛世,铁甲列阵京都,非为耀武,实乃彰和平之志;银鹰掠空九霄,岂止慑敌?更昭止战之纲。 溯其史也,战以止战。昔武王孟津观兵,八百诸侯会盟而商纣股栗;汉将霍去病封狼居胥,胡马远遁而边燧息烽。至若卢沟烽火,四万万人同挥血刃;芷江受降,十四载劫波终化祥光。赵登禹喋血南苑,杨靖宇啮雪林海,皆以血肉铸金汤,非求战而求弭战。 观乎今典,武以载道。东风导弹昂首,威慑寰宇而橄榄枝缀其翼;维和蓝盔列阵,剑指烽烟且和平鸽绕其枪。老兵颤指抚勋,泪映当年死字旗;将士兵车同伍,气吞万里海天疆。昔“小米加步枪”苦撑危局,今“北斗联航母”固我封疆。足鉴中华不好战、不惧战之刚柔并济。 止戈之武,非偃武而修文德;以战止战,惟砺剑以卫太平。昔楚庄明义于春秋,今华夏践道于阅兵。愿寰球共此肝胆,化干戈为玉帛,
铸烽燧为虹桥,日月同仰也! 水调歌头——大阅兵志感 铁甲裂云啸,银翼破空遒。 长街雷动,旌旆豪气映金瓯。 百战钢锋淬火,八秩烽烟铸盾,步履震寰球。 卢沟血犹热,肝胆照千秋。 擎北斗,驭雷电,卫神州。 止戈为武,岂教烽火虐神州。 昔有楚庄铭训,今见三军列阵,浩气贯虹流。 但使昆仑在,世代再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