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着的梦呓——道轨德纲之悟 道生万物,若洪炉铸器;德畜群生,如膏雨滋苗。夫道者,无形无象,却宰化育之枢机;德者,有迹有征,实掌长成之纲纪。物刑以形,似陶钧定范;器成以用,若规矩立程。此天地之常道,古今之通理也。 洪荒初辟,混沌初开,元气运行,清浊自分。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此道生之效也。春阳夏暑,秋阴冬寒,风调雨顺以养五谷,此德畜之验也。《庄子》载混沌开窍而亡,喻顺道者昌;《吕览》记大禹治水,疏而非堵,显循理之智。故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之谓也。 溯诸往圣,孔子观川叹逝,悟逝者如斯之道;老聃骑牛西出,传五千言明道德之要。商汤解网,德及禽兽;文王演易,道贯三才。是以圣贤抱一为式,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降及今世,生态护林者,禁斧斤以顺草木之性,此体道也;科技工作者,研基因而守伦理之界,此贵德也。高铁驰骛而不越轨,循轨辙之道;电网纵横而不违序,守平衡之德。盖现代之文明,虽有摩天楼宇、穿海隧道,终不离道之轨、德之范。 万物芸芸,终归其根。道之尊,非有爵禄;德之贵,不恃权柄。唯顺道者久,积德者昌。古今一理,中外同揆,此之谓大道至简,大德无形也。 七律——道轨德纲 道育群行德养生,阴阳陶冶性充盈。 禹疏洪水循其理,子叹川流悟此情。 今世轨仪遵故道,古贤纲纪护新程。 何须爵禄彰尊贵,万物皆为一混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