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1|回复: 0

[散文] 《音乐赋——致宋可文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4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致宋可文老师》
高致贤
新圳河畔,林荫匝地,每日未时,有清音破空而来。若凤鸣老桐,似泉漱苍石,引行人驻足,使尘襟顿涤。此乃宋公可文率耆年歌者,以抗战铿锵之调,杂以《刘三姐》之婉转、《五朵金花》之旖旎,筑声气相濡之坛场也。
观夫宋公,华发黔面,拖音响若负琴囊,置话筒如陈鼎彝。未歌先拭器,既唱复消毒,其态若庖丁解牛,其诚如商相祷雨。尤可叹者,遇生涩歌者则循循导引,声气相接若师徒,手眼相应如父子。音波所及,非独娱老怀,更铸记忆之锚——使抗战金戈铁马不致湮没,让山歌月下缠绵得以承续。
昔韩娥鬻歌,余音绕梁;秦青饯客,响遏行云。然皆市贾之术,岂若宋公之弘毅?今观此林下歌圩,实为桑榆非遗传习所。老嗓虽沙,唱《黄河》仍能崩云;腿脚虽缓,歌《蝴蝶》犹可蹁跹。宋公以一腔赤忱,使银发成阵,声动新圳,不亦壮乎!
至若溽暑挥汗,话筒传凉;寒冬呵手,音响送暖。此般细行,恰合《乐记》"大乐必易"之旨。无须金徽玉轸,不必霓裳羽衣,但凭素心一颗,便使暮年气象,焕若朝阳初吐。音之道,其在斯乎?
2025.4.21。于深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5-1 08:20 , Processed in 0.041519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