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3|回复: 0

[散文] 西 湖 与 东 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8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
                 高致贤
  12月8日,我参与欧陆经典的老年朋友们一日游了惠州高榜山和西湖。这个西湖与杭州西湖同名,风景也有相同的命名,不知哪一个先得其名?抑或是孪生姐妹?我不知道。可是两个西湖大小、景观、旅游设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惠州西湖景区的苏东坡塑像却是一处独特风景。
  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在惠州安置。此次贬谪只是苏东坡动荡生涯中又一段漫长的异乡之旅;但对于时人称为“野蛮之邦”的岭南,一次“彗星撞地球”式的文化冲击却由此开始。
  寓惠期间,苏东坡虽无实权,但仍上下奔走,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遍游惠州,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光彩顿生。凡有诗句出处,皆成一景。他用锦绣文字点亮了惠州。他关注民生的亲民思想和勤于实践的世界观,自成大家的诗词、书画艺术乃至饮食艺术,在惠州影响殊深。
  惠州对于苏东坡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他在杭州西湖上初识朝云,写下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20多年后,朝云在惠州病逝,他又将“每逢暮雨倍思卿”的哀思,永远留在西湖六如亭的楹联上。惠州西湖因苏东坡而与杭州西湖齐名,惠州的人文历史,也因苏东坡的这段奇缘平添了一份凄怆的独特气质。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在惠州的时候,苏轼写了和陶渊明诗,对陶渊明的每一首诗都作了呼应。黄庭坚当时在贵州,听到这些事之后,也写了一首诗作回应:“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子瞻百世士,出处岁不同,风味乃相似。”意思是说,苏东坡被贬到岭南,但朝中的人仍可能会杀他,而东坡却过着清淡的生活,吃惠州的饭,和了陶渊明的诗;表面看来苏东坡、陶渊明虽然在时间上有极大的差异,但其令人可敬的风格却是相似的。作为苏轼的好友和门生,黄庭坚对苏轼惠州期间创作的和陶诗作了最精当的注脚。
  苏轼有一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这首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
  我们游览惠州西湖,虽然导游一点也没有介绍,也不知道惠州西湖有没有苏堤,但是,我们看到了苏东坡的塑像,也不禁联想起苏东坡的晚年生活。
  2013年12.25.于深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4-11-1 07:06 , Processed in 0.042750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