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9|回复: 0

[散文] 高致贤用智能对作家李宽定的人物速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6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宽定,这位从黔北遵义走出的作家,骨子里浸透着贵州的山野灵气与人间烟火。他的笔,总是不疾不徐地探向寻常巷陌、小城春秋,尤其是那些被时代浪潮裹挟的女性命运。
若为他作一幅速写,或许该从这几个侧面下笔:
一、 黔北风土的忠实记录者
他的文字,呼吸着贵州的潮湿空气。你仿佛能看见乌江的雾气、青石板路的反光,闻到街边小馆的豆花面香气。他笔下的小城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充满质感的生活现场——供销社、老街茶馆、临河的吊脚楼,共同构成人物活动的舞台。这份对故土的深情凝视,让他的作品拥有了扎实的、无法被复制的在地性。
二、 女性命运的深沉凝视者
从《良家妇女》到《浪漫女神》,李宽定以罕见的耐心与同情,刻画了不同时代贵州女性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微光。他写她们的隐忍与坚韧,也写她们被压抑的青春与悄然萌动的自我。尤为珍贵的是,他并非居高临下的“启蒙者”,而是贴着人物写的“同行者”,总能精准捕捉她们在道德、情感与生存之间的复杂律动。那些看似柔弱的女子,骨子里往往有着山泉般的清澈与岩石般的固执。
三、 日常诗意的敏锐捕捉者
他擅于在琐碎日常中发掘文学的黄金。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一次街角的偶遇、一个欲言又止的眼神……都被他赋予深长的意味。他的叙事节奏如山间溪流,看似平缓,内里却暗涌着情感的漩涡。这种于平淡中见惊雷的功力,使得他的作品避开了宏大叙事的空洞,获得了持久的情感穿透力。
四、 文学根脉的自觉继承者
他的创作,承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关注个体命运、书写地域文化的传统。你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品味到一丝沈从文描绘湘西时的慈悲,一丝汪曾祺笔下市井人物的温润。但他绝非简单的模仿者,而是将外来文学营养与黔北本土气质成功融合,形成了自己沉稳舒缓、略带忧悒的独特风格。
总而言之,李宽定的文学世界,就像贵州深山里一株安静的植物,不张扬,却自有其坚韧的生命力。他为我们保留了一份关于黔北大地特定年代的深情的文学档案。在当代文学的星空中,他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一颗,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带着地域体温与人性深度的稳定光源。
2025.11.3。于深圳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11-8 18:26 , Processed in 0.057185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