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国学苑

白鹭国学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散文] 我和我的学生之四,瓢井小学的学生“欺骗”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我的学生之四,井小学的“欺骗”我
高致贤
   1958从毕师提前毕业分到瓢井中心小学任教。第一学年当六年级的班主任,上五年级的语文课。第二、三学年均当六年级的班主任,也上六年级的语文课。当时我只进过4年多学校,凭着毕节师范学校毕业的牌子,加上我胸前佩带那枚体育锻炼的 “劳卫制一级证章”,首先从心理上征服了学生。再有我的语文、音乐、体育课上得比较正规,显得新颖、出色,算术课也还过得去,毕业班升学率高,赢得家长和师生的信任,这就站住脚了。
   其次是我上课时十分严厉,课堂上不准学生有半点违纪,下课后我又成了娃娃头,和学生们一起唱歌、跳舞、捉迷藏,还和学生们“跳拱”游戏,我输了就弯腰弓背让学生们从我背上跳过,男生女生一样跳;打篮球我带队;干农活我在前。使学生对我既爱又怕,很听我的话,个别差生很快变好,使我很快在师生和家长中立起较高的威信。
   1961年整风整社后,马顺卿校长调到县商业局工作,李先镒老师调达溪学区任教导主任,我被区委指定为瓢井中心小学临时负责人,兼管学区工作。新学期开学不久,县文教局便通知我到毕师进修中师。这样,我的第一阶段——三年的教师生活就此告一段落
 我离开瓢井小教学已经65了,多往事早已忘怀,唯有次受学生的情景,依然铭刻于心,髹漆工艺的隐花,时间越久越显现
 具体说来就是:1960年秋的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一头扎进陋室,蒙头欲睡,可怎么睡得着呢?晚餐尚无着落,越发感到吃了上顿无下顿之悲惨!
 原因是前几天召开学区教师会议,我负责报到工作,王桂举、陈胜华们报到时,我错将10斤的粮票作1斤退出去,这就得赔上9斤,计13天的口粮。在当时,没有粮票是买不到饭吃的。十三天啊,人们都吃“低标准”,整天处于饥饿状态之中,谁还有余粮借人?我请假回老家去吃了了几天,赶快回校上课……
 “老师,请您给我们讲道算术题。”学生班长孟信富把我请到楼下的教室中。学生们似乎显得特别“笨”,一道并非很难的算术题,我反复讲解他们都说还没有听懂。十多个学生围着我轮番问个不停……
 几个身影从教室外闪进来,带头的是少先队大队长熊启芬。他们不问题目,显得神神秘秘。可因他们一进来,我身边的学生们都说听懂了。全都匆匆离去,且一个个回首看我时都闪过怪怪的目光。
 我回去推开寝室门,一下傻眼了:一个大纸包摆在我的床头,打开一看,里面是50个刺莓粑粑,还有一张纸条:
 “老师,请原谅我们吧,我们骗了您……”
 原来学生们并非不懂算术题,是怕我不收他们送我的粑粑,设计将我“骗”出寝室。
 一个个红色的刺莓粑,那是用当地的野生果实——刺莓加玉米磨成的。刺莓是一种红荆棘上结的小粒果实,学名叫“救兵粮”,也有称“救饥粮”的,是人们充饥的一种果实。相传,古时候有个将军带兵打仗,兵败之后,逃难途中没了军粮,饥寒交迫的士兵们,在山野找到这种甜带微涩的红籽粒充饥,救活一支军队,因而得名“救兵粮”。正值我断炊之时,学生们用它磨成粑粑来救我,我该叫它“救命粮”。我的泪水猛然如断了线的珠子。后来得知,是我连日沮丧着的面容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他们打探到我被食堂扣了13天的饭票后,便由六年级班的班委会和少先队中队委组织本班学课余上山打刺莓,到生产队收过包谷的地里去捡社员漏收的玉米棒儿,剥下玉米粒与刺莓混磨,偷偷请当炊事员的家长背着司务长做成粑粑蒸熟来供我渡过难关。
岁月悠悠,物换星移,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少先队员们已手牵孙子游乐了,知有个学生的孩子已成网络专家,还是我的博客圈子的资深成员。当然,也有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的。人事沧桑,我早已由乡进城,由城退休,并旅居经济发达的深圳市,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时期以来,我曾吃过几千元一桌的筵席。然而,在我的记忆中,任何高级的食品都没有学生们送我的“救命粮”珍贵,那其中的滋味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只能将它留在我的内心深处慢慢品尝。当我忆此事时,无不再次感谢那些可爱的学生!

白鹭宗旨:文学原创基地,以文学交流为名义,以推出写手为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白鹭国学苑 ( )

GMT+8, 2025-10-20 12:10 , Processed in 0.039963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