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2012年向母校汇报提纲连载之2 现在,我已有600多万字的作品在国内外刊播、出版;其中,有作品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贵州新文学大系》、《贵州杂文集》、《黔西北文学史》;中国第一次公开出版的4集“闪烁其词系列闪小说丛书”中,就有3集收入了我的《鼓掌》等作品;“中国当代闪小说超值经典珍藏书系”10集《闪小说》中,有《动物篇》《幽默篇》《亲情篇》等收入了我的作品;“当代中国闪小说精品文库”出版了我的《暖流》;共有《中国迷你文学1000编》等上百篇编入数十部纸版合集; 还有《高致贤回忆录》、《散文随笔集》、《杂文集》、《诗歌小集》、《亲历的大跃进》、《文革中见闻的故事》等十多个电子版专集发表。(见附件:部分作品集地址)。多篇作品获全国性大奖;个人小传入选《世界名人录》等多部人物辞典(见附件:盘存一下子)。其间,有几件事值得一提: 一是1987年我晋升为记者职称。那是毕节地区破天荒第一次评聘记者。当时地区没有记者,由省里评定。全地区8个广播站只晋升了5名,其中2名还是从贵州日报社下调的。当地的3人中,我只有两年新闻龄,达不到申报条件,因为我的新闻实绩突出,获得破格晋升。我成为全地区第一次获得记者职称的5人之一。 二是1988年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成为文革后全省首次入会的3名会员之一。被选为文革后的第一次省文代会、省作代会的代表。如果说省文代会的代表我还占了点主持县文联工作的先机的话,那作协代表的海选成功,却是全区作家对我的信任。当时,全地区只有10个省作协会员,除了陈学书是上一届理事作为当然代表之外,其余9人中只选一个代表,没有指定候选人,也没有集中开会选举。省作协将10个会员的名字打印成一张选票分别寄给每个会员,各自在其中选一个代表,票数最多的一个当选。我竟然当选了,是谁投了我的票我也不知道,只感到这是省作协会员们对我的信任。 三是正规获奖。除了丢失部分以外,我现在还存有127个奖证(状)。其中,全国性的12个,省级35个,地级38个,县级42个。文革中带派性的奖不在其中,到90年代需要交钱的“评奖”我拒绝,所存的均为政府组评选的好新闻、好作品、优秀通讯员之类的正规奖。所谓正规奖,就是不收任何费用的官方评奖,并且发给获奖者奖证和奖金。1990年代后出现的交费评奖,实际上是卖奖,我一概拒绝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