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文革日记摘抄第三章之 6 1968.7.21. 星期天 晴 现在是22点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才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毛主席最关心工人农民…… 追记:文革中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就是根据这个指办的。文科大学也就自然停办了! 1968.7.22. 星期一 晴 革命的前途,灿烂辉煌,今天读了战斗生活文章后,写下了这样几句感想:“看看沸腾的战斗活,想想我的一生……我宁愿做死了还活着的英雄,不愿做那活着就似死了的痈疽。”现在看来,“我宁愿做,而且必须做死了还活着的英雄,不愿做,而且绝不做活着似死了的痈疽。” 我决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言行一致的模范。 追记:当时造反派把我们管制起来之后,已开始了武斗,我们“交待揭发组”里的人,随时随地都可被所谓“文攻武卫队”的队员抓去批判斗争。我已被他们中的一革委常委定为死硬分子,随时准备挨斗! 1968.7.24. 星期三 晴阵雨 我每天可以利用劳动之余继续通读《毛泽东选集》。今天,第一本写读毛主席著作笔记的本子写完了,我又换上第二本。我打开这个新本子,是我调离教育工作岗位的时候,余兴荣同志给我的。看看她题的词,是鼓励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继续前进的。不禁使我想到:毛主席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党对我的苦心培养,同志们对我的殷切希望,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促使我奋勇前进。我有千条万条理由要为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没有半点理由不好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终身,这是我的本分。工作中的成绩,与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人民的帮助半点也不能分的。 追记:当时的政治环境,只能读毛主席的书和他倡导读的书,我们没有工作权利,除生产劳动之外就读书。文革中我通读“毛选”一至四卷,每篇都写有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篇幅长的《实践论》、《矛盾论》之类,一次读不完,读一次就写一篇心得体会或笔记。到第五卷我已读了大部分。但未写完笔记。 1968.7.26. 星期五 晴 今天,县革委、县人武部的发行印制毛主席著作誓师大会在体育场召开,我多么渴望买到《毛泽东选集》五、六卷啊!今天我已开始通读“毛选”第四卷了,…… 1968.7.28. 星期天 晴 中午出街,不料碰到我在井小任教时的两个学生。一个是在省里读半农半读的张九华,他长高大了。他说来搞调查。他从容和蔼的谈话,引起了我的回忆:眼前这紧紧握住我的手的不正是那个坐在教室最前排、同学们说他是“小俏皮”的小鬼吗?……他长得坚强了。另一个是车中华,他先是半工半读,现听他说已改为学徒工了。他显得更结实了。在工厂劳动中,他那一双粗壮的手正在形成。 这两个:一个半农半读、一个半工半读的学生,将会为人民作出贡献。 追记:文革开始之年考入大中专中技的学生,开学报到后,幸运的留校或转为学徒工。不少学校的新生“杀回原校闹革命”后,学校没有学籍了,便上山下乡或回乡当农民。有的在恢复高中考后得以升学,有许多则因结婚生子等种种原因而失去了升学机会,当了一辈子农民。 1968.7.30. 星期二 晴 近来,我除了每天按时参加8小时的斗、批、改外,还要挤出每天早上上班之前、中午休息时、夜里其它事干完之后通读毛主席著作。从毛主席的著作中学习毛主席的指示,武装自己的头脑。 今天我又增加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准备抄录毛主席诗词的时代背景、马恩列斯语录、林彪同志的语录等。每天抄一点也就学习一点,争取在这“学习”期间,充分利用时间,每天12小时,多学些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追记:我被踢出革委会后,成了所谓“斗批改学习班※的“专业”学员。长年累月的整天无休止的斗、批、改,也没什么可斗可批的,更无什么改了。但得天天去待斗待批待改(给出路),加之造反夺权派之间的明争暗斗之派斗迅速升级,他们自顾不暇,没有多少精力来管制我们这些“走资派”、“保守派”了。我就充分利用这个空隙来读写。且读毛著他们又不敢干涉,使我有了充分的自学时间。这为我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从这个角度讲,我还“感谢”文革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