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文革日记摘抄第三章连载之(3) 1968.4.24. 星期三 阴雨 听说印刷厂正在赶印“老五篇”※,准备“五.一”出版。这是我县历来没有过的最光荣的战斗任务。我冒着大颗大颗的雨点向印刷厂赶去,为的是写一篇通讯。 厂里的吴玉衡老会计接待我。他虽然没有谈出什么来,但他却带我看了三个车间工人同志们贴在院壁上的决心书,再带我到机印车间、装订车间走了一走。工人同志们的劳动热情使我不愿离厂。装订车间同志们的细致工作把我吸引住了,我便坐下来和他们一道学习摺叠。他们告诉我,为了使新印的毛主席著作保持高度清洁,他们重新布置了环境,换上新柜,还制了纱布帘把灰尘挡住。我随着他们的手指看去,那一格一格的橱窗里,已经工工整整地放着一叠一叠地摺好的新印品。 他们和我一道畅谈他们接受任务后的幸福心情、思想准备、办学习班;物质准备上,重新校正机器,修整橱窗;一边仔细地对正每一行每一字,再细心地摺叠。尽管任务重,时间紧,但有一叠稍微摺差一点儿的就立即翻工。他们说:这是毛主席的宝书,我们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来印制。这是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对毛主席忠不忠的表现。那一张幸福而又认真严肃的面孔,使我崇敬。他们把自己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感情倾注在一叠叠印刷品上,倾注在一针针的缝线中。 我走进印刷车间,几位工人看我一眼、打个招呼后,又继续全神贯注地看着每一张翻起来的印刷品,唯恐印不好一个字。他们说:这是40K的纸,很薄,两面印,墨浓了,就要浸到另一面去,墨淡了又印不明。所以,他们不但要看每一字对齐没有,还要随时调剂油墨,一点儿差误都不放过。翻工、调机器,一腔热情全在那一页页字里行间表现出来。这些质量最高的毛主席著作,把工人们的劳动带到祖国各个岗位、各条战线。当这些毛主席著作能多满足一个人的需要,而买到毛主席著作的人学习后,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工人们又是多么幸福啊! 他们是毛泽东思想宣传员,尽管他们不能和更多群众见面,但他们的劳动却使更多群众早日得到“老五篇”。这是多么光荣的劳动啊! 我参与劳动了三个小时,便依依难舍地离开了装订车间。工人同志们要我以后再到他们那里去。出门后,我又看到那院壁上贴着的一张红纸写的决心中,内容更加清楚。他们写在纸上的决心已经变成了行动;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写出“三忠于”的动人诗篇。他们每个人热情的劳动,都在我脑海里久久盘旋。 ※:老五篇即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对自由主义》和《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968.4.26. 星期五 晴 多么豪迈的生活啊!县革委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就要到来了,我们在为庆祝大会作准备。 人们手举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涌向操场,随着领操的安排,两列横队,挺立着精神饱满的人们。练什么呢?朗诵毛主席语录,高呼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口号,豪迈地前进着。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欢呼声,在山城上空引起一阵阵回响,…… 1968.4.27. 星期六 晴 我们在准备庆祝“五.一”国际节和县革委成立一周年的专刊,从收来的稿件中,可以看出大家对毛主席的热爱!…… 但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文章太长,而且空。这是不好的文风。毛主席早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痛斥过,我们必须反对! 追记:当时开会是材料挂帅,写材料大话空话套话废话原则话,不敢接触实际问题。记得坡脚区革委送县一份5000多字的民兵工作先进材料,从头到尾均为政治术语,句句正确,但却无半句事实,可作《解放军报》社论,让人不敢删一个字,更不敢改,可又通篇无用。我问作者是谁?原来是当地在某军分区当宣传科长的。 1968.5.1. 星期三 睛 县革委成立一周年了,今天城关地区广大军民隆重集会,举行庆祝典礼。人们列队进入会场后,乐队奏响了《东方红》;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挥动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本,会场成了红色的海洋。 四周的鞭炮响了。人们在高呼,人们在歌唱,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激情。我也参加了毛主席语录操的表演。
|